>功德商店[快穿]——苏香兰色(19)
村小。
吴校长看到陶清之过来后,不知是不是冯家之前送的那半只鸡的缘故,态度十分热情,亲自领他到三年级的教室不说,离开前还说:要是有不听话的小孩,就直接带到我那去。
多谢。虽然觉得自己不至于对付不了一班孩子,陶清之还是客气了一句。
村小是五年制的,除开陶清之带的三年级外和其他三个老师带的一、二、四年级,五年级由吴校长亲自带。
客气什么。朝他摆摆手后,吴校长就离开去自己的教室了。
等他走后,陶清之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安静的小孩,先自我介绍了一下,然后就拿起课本给他们照本宣科。
人都是看脸的,小孩也不例外,看到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长得那么好看,下面的学生们都认真的听讲。
见他们听得认真,陶清之满意的点头,觉得当真是孺子可教。
然而,他也是满意得太早了,等讲完叫人起来提问时,没一个能说上来。
这也正常,乡下可没哪个家长会督促孩子复习,一个暑假的时间,孩子们都玩疯了,如今脑子里本来也没剩什么知识。
偏偏他方才讲的语速又块,内容又死板,他们能记住才怪。
瞬间换了张朽木不可雕的表情后,陶清之只得再次重复。
好在他这次放慢了语速,加上班上也不乏聪明的孩子,再次提问时总算让他满意一些。
一上午的课结束以后,总体来说,陶清之觉得当老师还是有点意思的。
村小是附近几个生产队共同的学校,里面的孩子也都是来自那里。
中午放学后,离家近的可以回家吃饭,离得远的都是直接将带来的饭送到厨房里热一热。
至于陶清之他们这几个老师,厨房里是有饭吃的,而且能吃饱。
红薯饭、炒冬瓜以及咸菜的伙食在其他人看起来已经很不错了,然而陶清之看那卖相,再闻那味道,完全不想吃。
他本来看了一眼后都走了,吴校长却以为他是年轻人腼腆,不好意思了,于是帮他把饭打好送到班里。
谢谢。并不想吃的陶清之道谢送走他后,无奈的看着桌上的饭菜。
他在看饭菜时,班里一些在校吃饭的孩子也忍不住看过去。
察觉到那些目光的陶清之抬头,就发现那些孩子好点的是红薯饭配咸菜,差点的是玉米粥配咸菜,最差的连碗都没有,就手里捏个小得可怜的黑面馒头。
觉得正好可以把饭给他们吃的陶清之招手道:你们过来。
孩子们不明白冯老师叫他们干什么,却还是端着碗乖乖的上前。
陶清之端起自己的饭,有碗的就直接倒在孩子碗里,没碗的就借个其他孩子的碗盖,没一会就将满满一份饭分得干干净净。
冯老师,那你吃什么?
孩子们惊讶的看着他分过来的饭菜,其中一个忍不住道。
我回家吃。陶清之说完,放下碗离开教室,准备找地方回店里吃点东西再回来。
等他走后,捧着一碗盖饭菜的女孩最先忍不住,用手抓起饭菜,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喝粥的小孩见她吃了,也跟着用勺子吃了一大口,忍不住道:冯老师的饭真好吃!
最先开始吃饭的女孩吃完后,满足的舔了舔嘴唇,还不忘将讲台上老师的碗拿出去洗。
第32章 架空年代5
许是因为吃了他的饭, 下午的课堂上, 那几个留校吃饭的小孩特别认真, 尤其是那个啃黑面馒头的女孩, 更是频频举手回答问题。
当老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是学生积极配合的情况下, 是以, 陶清之下午的心情还算不错。
临放学前, 他挑了一个隔壁生产队叫石头的小男孩, 表示要去他家里家访。
按说孩子都怕老师去家访的, 然而换成这位新老师,其他孩子却反而羡慕起了石头。
老师, 你什么时候去我家家访?有胆子大的男孩忍不住问。
陶清之随口问:你家在哪?
我家在第五生产队!
行,明天去你家。
左右附近这些地方, 陶清之准备都走一遍,看看他在不在。。
冯老师,我家也在第五生产队!
我家在第七生产队。
还有我, 冯老师你也去我家, 我让奶奶请你喝糖水。
其他孩子们纷纷叫起来,各个都想让他去自己家。
一群孩子同时叫起来, 那声音绝对比五百只鸭子还吵。
好了。
陶清之淡淡的说了一句,声音不算大,却瞬间压过学生们的声音, 让他们下意识安静下来。
有机会我都会去的。对上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他答应道。
孩子瞬间都露出笑脸来, 想让老师也去她家却不敢说的女孩更是笑弯了眼。
村小就那么点大,隔音完全跟没有一样,听到动静过来的吴校长和另外几个老师本来还怕是他降不住学生,所以孩子们吵起来。
等见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孩子们就瞬间安静下来,顿时放下心,再看孩子们似乎都挺喜欢他,觉得他还挺适合当老师。
尤其是在知道他开学第一天就准备去家访,吴校长更高看他两眼,认为他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
注意到门外的吴校长和老师,陶清之想起来已经到放学时间了,便让学生们赶紧回家。
等他带着今天的家访对象最后出来时,在门口还没离开的吴校长勉励了他几句。
陶清之原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跟着略显兴奋的石头到隔壁生产队后,不急着去他家,而是在村里转悠起来。
冯老师,我家在那边,走这边得绕一大圈。见他领头往前走,石头赶紧提醒。
陶清之不在意的安抚:没事。
村里有下工回来的人看到这陌生的俊小伙,家里有闺女的大娘忍不住问他后面的石头:石头,这是你家谁啊?怎么没见过?
是我们班冯老师。石头大声道。
听说是老师,原本观望的大娘眼睛也亮了,纷纷围上来打听起来:冯老师是吧?你家住哪啊?
今年多大了?
家里还有什么人?
被一群大娘围住的陶清之皱了下眉,说了句:麻烦让开。后,见她们听而不闻,还一个劲的问各种问题,直接闪身从人群中离开。
这下,倒是换那群大娘们愣住了,随后忍不住夸道:反应那么快,身体肯定好!
被挡在人群外的石头看到冯老师走远了,发现那根本不是他家方向的他赶紧小跑着追上去。
在从原身记忆中了解这个年代后,陶清之觉得如果他的转世当真在附近的话,应该更可能是知青之类的身份。
因此,在石头追上来后他顺口问:知青院在哪?
就在前面。
石头下意识回答完,奇怪道:冯老师,不是去我家吗?
这会知青们同样下工准备回知青院,看到那群明显与村民们气质不同的青年男女们,陶清之没理会他的话,而是扫过那群人。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想要在这里大有作为的知青们都是自愿投身而来。
干了一天活虽然累,但他们的精神面貌却还算不错,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回来。
然而,扫过他们每一个人的陶清之神情却有些失望,显然并没有找到人。
石头,这是谁啊?
知青们看到站在路边的陌生青年,还以为是附近哪个大队的知青,走在最前头戴眼镜的青年不免问上一句。
是我们班冯老师,今天来我家家访!石头昂着脑袋道。
见他一脸骄傲,有女知青悄悄瞟了一眼长得格外俊秀的冯老师,轻笑着逗他:呦,开学头一天老师就上门家访,你在学校捣蛋了吧?
我才没有!
石头反驳完,陶清之朝不知不觉围过来的知青们颔首示意后,低头道:快走吧,去你家。
估计人不在这个生产队的陶清之对这里已经没兴趣了,不动声色的给有功德的知青身上打上印记后,准备赶紧家访完好回去。
哦哦。石头赶紧点头,带着他往自己家走。
目送师生二人离开后,之前逗石头的女知青忍不住问:你们有谁认识他吗?
怎么,你看上人家了?她旁边的另一个女知青凑在她耳边小声打趣。
胡说什么呢。
两个女知青小声打闹时,还真有消息灵通的男知青猜测道:之前倒是听说村小招了一个新老师,估计就是他了。
村小不是不缺人吗?
虽然他们来这里确实都是想有所作为,但农活实在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知青们都想去学校当老师。
奈何村小的位置早就被老知青占了,根本轮不上他们这些后来的。
听到同伴的疑惑,男知青继续道:他是本地人,又是乡里唯一的高中生。
在场的知青,有的都没高中毕业,听到他是高中生,又是本地人,顿时无话可说。
知青们回到知青院开始生火做饭时,陶清之也跟着石头到了他家。
石头家里人见他老师竟然来了,态度很是热情,又是冲糖水,又是拿出花生请他吃。
陶清之肯定不会吃他们家东西,坐下来后捡了石头白天在学校的表现讲一遍,顺口夸了一句后,拒绝他家人的留饭就要离开。
石头家人见留不下人吃饭,只能送他出去,因为儿子被老师夸聪明而笑得见牙不见眼的石头爸一边送他一边表示:冯老师,石头要是在学校不听话,你随便打要是怕打疼手,你就和我说,我回家打!
觉得当他儿子还怪可怜的陶清之几不可查的摇了下头,随即道:不必送了。
那成,冯老师你路上慢点,没事常来家里坐坐。眼见已经到村口了,石头爸没再坚持送。
陶清之颔首后,抬脚往回家的方向走。
冯家,他还没到门口,就听到冯大河的声音:小叔回来了,小叔回来了!
于是,等他到家门口时,一大家子人全都跑出来了。
小五啊,在学校怎么样?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王桂花上下打量着他问。
对着一群关心的眼神,陶清之只得解释一句:顺路去隔壁村家访去了。
累了吧,赶紧进屋喝点水歇一歇,马上就吃饭了。王桂花说着,和他一起进堂屋后,端出一杯水献宝似的塞进他手里,你爱喝的糖水,快喝,娘去把饭菜端出来。
这年头,物资缺乏,糖水哪个人又不爱呢?
陶清之低头看着搪瓷杯里装着大半杯微黄的糖水,虽然不怎么想喝,不过心里还是有些感叹的。
他打从有记忆以来就在店中,无亲无故,自然不懂什么亲情,这会倒是借原身的光体验了一二。
小叔,糖水甜不甜?三岁的冯大石忍不住凑到他面前明知故问。
听懂他话外之意的陶清之勾了下唇,随手将杯子递给冯大河:我不想喝,你们分着喝吧。
谢谢小叔。
孩子们是拒绝不了糖水的诱惑的,听到他说不喝,立刻你一口我一口的分起来。
冯老大本来想说让儿子不许喝小叔的糖水,但见他先咽着口水喂给弟弟妹妹喝,最后才自己喝,一双眼睛都乐得眯起来,看了眼似乎确实对糖水没兴趣的小弟,到底还是将话咽下去。
而坐在一旁的冯拥军见此,更是暗暗点头,觉得小儿子总算长大懂事了,还知道谦让家里的小辈。
爷爷你喝,爹你们也喝。
几个小的轮着喝了一口后,冯大河举着杯子让堂屋里的大人喝,他们自然不会喝。
倒是一旁的陶清之见一杯糖水而已,几个小孩稀罕成这样,决定待会随手从店里带点糖回来。
当天的晚饭,又恢复到冯家平常的水平,陶清之肯定是不爱的,喝了一晚米汤直接下桌。
王桂花想要叫他回来,冯二嫂赶紧道:五弟不是家访去了,说不定人家留他吃过才回来的。
如此,王桂花才没喊儿子,而是将他没动的饭给分了分。
当晚,陶清之照旧回到功德商店的竹楼里休息,前面的店中倒是热闹的很,接连来了好几个客人。
头一个是牛棚里的老季,他在看完店中的立牌,半信半疑的换完东西后,忽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老刘他
回到牛棚里,他摇醒老刘,将治疗风湿的膏药递过去:赶紧贴上。
下午突然风湿病犯,疼得恨不得将腿给割掉的老刘看到他手里的膏药,在看他手边的其他东西,还有什么不明白。
不过二人谁也没明说,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后,老刘先将膏药贴上。
本来老刘准备找时间再去一趟店里的,没想到他竟然也能去,还知道想着自己,他惊讶的同时,又觉得自己果然没交错朋友。
贴好后,老刘才隐晦的道:你说那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就如钱先生所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好吃就行了,何必要看生蛋的鸡是什么模样?老季说完,将换来的肉包子塞他一个。
老刘咬着包子点头:你说得对,总归看那位店主的模样,肯定不是坏人。
嗯?老季睁大了眼看他,那里有店主?你见过了?
听他的意思是没见过,老刘立刻露出得意的表情:当然,你是不知道,那位店主简直是神仙中人
听他那么天上少有,人间全无的一顿夸,老季倒是有些遗憾没能见着。
老季从功德商店离开后,接下来又依次来了几个知青,男女皆有。
他们的表现十分相似,都是先觉得在做梦,等看完立牌又忍不住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换了些生活所需品以及粮食。
身上能有功德,必然是喜欢做好事的,发现真的带着换来的东西回来以后,那几个知青借着家人寄过来的理由,分了许多出来,一时间,知青院里的生活条件倒是好了不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