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商店[快穿]——苏香兰色(28)
高兴完后,大家先你一句我一句的夸冯康平,说他不愧是十里八村唯一的高中生、从小就一副聪明相之类的话。
夸完人,情绪渐渐平复一些后,在冯家大堂坐下来的人商量起来。
冯队长,马上就要播种冬小麦,咱们正好能用上增产药。
冯拥军点头,突然想起来看向小儿子:小五,药够用吗?
其他人闻言,也瞬间看向他。
陶清之没想到,他们都不先用自己带来的药试试,就信任的准备全队用药:只有一桶,大概够几亩地的用量,你们不先试试?
既然山上已经试过了,而且不对的季节都能种出那么好的麦子,肯定没问题。
对,我们相信你。
时间就是粮食,看过试验品的大家显然都不想等。
如此,陶清之便拿出增产药的配方:这是配方,你们自己找家化工厂生产吧。
还要找化工厂?我们自己不能弄出来吗?有人忍不住问。
增产药需要进行药物萃取,并添加化学物,大批量只有化工厂能弄出来。
在场的人好多都不懂什么萃取、什么添加化学物,但听着就觉得厉害。
化工厂就化工厂,我明天去县里找人,怎么也得把药弄出来。最终,支书有魄力的从他手里接过配方。
好歹是儿子弄出的配方,冯拥军立刻道:好,我跟你一道去。
接下来,一行人向往着算着增产后,他们队能多收成多少斤粮食,各家能多分多少斤,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直到天色很晚,他们才纷纷从冯家离开。
直到他们走后,冯家人才好奇的问究竟是什么情况,听到冯拥军的解释后,既高兴又自豪。
次日,天还没亮,冯拥军就和支书动身离开村里。
比起冯家人的兴奋,陶清之淡定得很,照常在岳瑾瑜的亲吻中醒来,洗漱、吃饭后去学校。
村小。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快结束时,岳瑾瑜忽然来到学校,表示有很多县领导到村里,指明要见他。
闻言,陶清之便让学生们自己看书,又去和校长说了一声,才跟岳瑾瑜一起离开。
估计是为增产药的事。二人走出村小后,岳瑾瑜道。
陶清之略有些不耐烦:配方都给他们了,怎么还那么多事。
事关粮食生产,自然会重视一些。岳瑾瑜说完,握着他的手,安抚的揉了揉。
陶清之反握住他的手:中午我想吃糖醋鱼。
好。岳瑾瑜一口答应下来。
上午,冯拥军和支书找上县领导,把来意一说,领导们都觉得他们在开玩笑。
毕竟高中生在村里难见,在县里还不是一抓一大把,也没听说哪个那么有本事,还能研究出增产药。
然而,见二人说得信誓旦旦,并拿出了一张配方,县领导们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决定带他们去一趟化工厂。
厂长看到那么多领导过来,吓了一跳,等听完来意才放下心,好奇的要来配方看起来。
看完后,他认真道:配方内添加的那些化学物,应该没有增产粮食的效果,至于药物萃取物,我不太懂。
那把你们厂的专家都请过来看看。领导立刻道。
那些专家们过来,传阅过那份配方后,得知是个乡下高中生弄出来的增产药配方,不由道:增产药哪那么容易研究出来,我看这配方就是瞎胡闹。
就是,年纪轻轻的,不能仗着知道点化学知识就乱来。
是啊,化学制药哪有那么容易,更别说是粮食增产药。
听到专家们的话,县领导心里失望,觉得果然就像他之前想得一样,乡下高中生怎么可能有那么大本事。
见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贬低自己儿子,冯拥军道:我儿子没有瞎胡闹,他有实验过,山上那些用了药的麦子我们亲眼看过,确确实实比没用药长得饱满,抽穗也多!
是啊,昨天我们村干部们一起去看过,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的麦子。支书附和。
县领导闻言,重新燃起希望:真的吗?你们方才怎么没说?
实际上是说过的,只是可能他们听漏了。
不过这会,冯拥军只能道:没来得及。
听说实验过,一名专家低头再看了看那张配方,然后道:那可能是山上土地好。
总之还是不觉得是增产药有用。
我们农民又不傻,山上土地要是好,会不去种?见他们就是不信,冯拥军有点气,被支书撞了一下,才平复下来情绪。
再说,你们可能不懂农事,不知道冬小麦的播种期是九月中下旬到十月上旬,而他在山上实验,播种时间是一、二月份。
非适宜播种期,或许能种出麦子,但再怎么样也不可能长得比适宜播种期要好。
如果它偏偏就是要更好,那就说明增产药确实有用!
听出他的话外之音后,办公室内安静了一瞬。
随后,县领导拍板道:走,去你们村看看去,要是真如你们说说,那我做主,一定让化工厂给你们把增产药生产出来。
闻言,厂长立刻表态:我也去,若是真的,不用您说,这药肯定得生产,还得大量的生产!
接下来,那几个专家也表示要同去。
于是,冯拥军和支书两个人出去,却带着浩浩荡荡一群人回来。
当然,好处就是,蹭他们车坐,回来比去时快了不知多少倍。
汽车开到二大队村里后,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们都被吸引,纷纷伸长脖子去看。
冯拥军远远看到地头的岳瑾瑜,高声叫他去把学校里的小儿子喊过来。
第44章 架空年代17
县领导和化工厂的人已经到了山上, 都看到那一丛长得格外饱满的小麦。
拿着一杆麦穗仔细数过后,县领导发现如果真是增产药的功效,那么一亩地增产一百来斤还真不是虚话。
好啊。县领导高兴极了, 看向冯拥军夸起来, 冯队长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就算这小麦长得好, 那也可能是土地肥沃, 或是种子变异了。
见县领导话外的意思是已经相信增产药, 一名专家忍不住小声嘀咕。
厂长年轻时在家种过地, 听到他的话,微微摇头后,用脚点着地上的泥道:这泥一看就不是什么肥地, 至于种子变异, 总不可能那么巧, 每颗都变。
儿子被夸奖,冯拥军心里比自己被夸还高兴,面上却努力维持严肃。
直到余光看到儿子的身影, 他才有些情绪外露的招呼:小五,快过来。
陶清之抬头扫到那一大堆人,脚步依旧不紧不慢。
那些人顺着冯拥军的视线望过去看到他时,心里纷纷赞叹, 觉得这小小的村里竟然出了这么出类拔萃的青年。
等儿子走到近旁,冯拥军正好给他介绍在场的人, 县领导已经先一步开口问:你就是冯康平?
是。陶清之点头。
县领导和他闲叙几句,又问了些增产药的事,得到他自信而肯定的回答后, 夸了句:英雄出少年。
等他们暂且聊完后,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的专家纷纷开口, 提出各种问题想考他,似乎如果把他难住,就能找回面子一般。
陶清之原本就不乐意过来,见他们还考上自己,顿时有些不耐烦。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岳瑾瑜也不好再捏捏手摸摸头的安抚,便自己接过那些问题回答起来。
他本就聪明,跟着功德商店中那些学识比面前专家高了不知多少的教授们学了一段时间,回答他们的问题十分轻松。
那些专家越问越深,却都难不住他,惊讶过后,望着他问:你也是高中生?
不是,我只读了小学。岳瑾瑜淡淡的道。
怎么可能?专家们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见二大队一个只读了小学的人都能与化工厂专家对答如流,县领导对着冯拥军和支书夸起来:看来你们大队还真是人杰地灵。
哪里哪里,只是他们两特别聪明一些而已。支书实话实话。
眼见岳瑾瑜这个自称小学生的都难不住,略带尴尬的专家们也没心思再去考陶清之。
接下来,不等县领导发话,厂长就表示会尽快将增产药生产好,在他们播种冬小麦前送到村里来。
那费用方面怎么算?
支书高兴的同时,想到队里的账上不剩多少钱,不免有些担心。
不用钱。
厂长摆手后,补充道:不过希望把这配方给我们厂里,到时候让更多地方都能用上增产药。
这支书赶紧看向冯家父子。
厂长也看向他们,保证道:当然,我们厂肯定不白要你们的配方,可以奖励你们家两个正式工名额,再分配两套房。
这时候的正式工人名额,那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东西,支书听到后,羡慕的望着冯拥军。
行,行。冯拥军看了眼儿子,见他心思明显不在这,想也不想的点头答应。
如此,事情就算说定了。
消息传来后,二大队的村民既为增产药的事高兴,又羡慕起冯家马上要出两个城里人。
比起村民们的羡慕,冯家的气氛却有些复杂。
大房夫妻俩老实,加上觉得他们是长房,肯定得陪着二老,单纯高兴过后就算了。
二房,冯二嫂在哄睡孩子后,忍不住和丈夫聊起来。
你说,这两个名额,会不会有你的份?
冯二哥想也不想的道:那是五弟的东西,用你操什么心?
我只是想,到底你才是他亲兄弟,他总不至于糊涂到把名额给岳兄弟吧?冯二嫂道。
岳兄弟救过咱们孩子,便是给他,我们也不能有意见。
冯二嫂被他提醒,想起儿子被救的事,顿时不再吭声。
三房夫妻倒是也向往了一下县里的生活,不过倒是没觉得这名额该给他们。
二老房里,冯拥军和王桂花也就这个事商量起来,既高兴又担心他们兄弟会因为名额而伤感情。
于是,等到第二天早上,觉得不能拖的冯拥军直接在饭桌上问:小五,正式工名额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了解工人是干什么的后,发现工人不但活累假少,而且加起班连觉都不够睡,陶清之觉得还不如继续当老师。
至于工人的福利好,不缺吃不缺喝的陶清之自然不可能在乎。
他不去,岳瑾瑜自然也不会去,于是二人昨晚就说好,继续待在村里。
我不去,你们谁想去谁去。陶清之道。
王桂花闻言,赶紧道:傻儿子,工人可比你当老师福利好多了。
我喜欢当老师。
见他坚持不去,冯拥军想了想后道:那就小岳和老二去。
岳瑾瑜诧异过后,赶紧道:我也不去。
见他不是假客气,而是真不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让冯二哥和冯三哥他们去,不过他们的工资得交一半上来给家里。
工人是铁饭碗,能一代代传下去的,见自家男人得到一个名额,对于上交一半工资,喜欢斤斤计较的冯二嫂都完全意见。
消息传开后,村里没有谁不羡慕冯老二和冯老三,觉得他们真是有个好兄弟。
于此同时,广县喜丰乡第二生产大队有人研究出增产药的消息传遍附近所有地方,甚至还在往更远的地方蔓延。
很快,县里先有报社到二大队来做采访,拍了几张冯家和一些村民的照片后,着重拍了山上那丛小麦的照片。
报纸出来后,首页上,山上用过增产药的小麦与以前普通小麦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市里、省里的领导也听到消息,觉得粮食增产是大事,纷纷派人下去查看,有的甚至亲自动身。
于是,小小的广县一下子热闹起来,迎来许多上层领导。
陶清之没想到,增产药还没开始正式使用,就引来这么上层领导。
惊讶的同时,想到真正的配方研究者还在艰苦的地方,在那些省、市领导问他是如何研究出增产药时,陶清之隐晦表示是跟人学习的。
那些领导都是人精,稍微一想,就明白他指的应该是牛棚里的人。
最近风向已经在改变,京市已经有人开始被平反,因此对于他接触那些人,领导们非但没说什么,还私下示意县领导对于改造好的人可以适当放宽松些。
如此一来,广县牛棚里的人最近倒是过得好一些了,不但干的活被减轻许多,也允许他们给牛棚挂帘子挡风。
得知上面的领导过来后,化工厂加班加点,很快就赶出大批增产药。
过来的领导们商量后,又再三问陶清之,能不能保证药效,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决定拼一把,让广县所有村子这次播种冬小麦都用上增产药。
增产药的用法是播种前浸泡种子,十月中旬各乡各大队将浸泡后的麦种播下去,下旬时就出苗了。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大家总觉得这些苗看着都比去年的苗要好。
十月底,麦苗就开始分蘖了,比往年要早上好多天。
早知道,一般分蘖越早,成穗的可能性越大。见此,村民们越发确定增产药有用,一个个喜笑颜开。
就在整个广县百姓都高高兴兴的时候,喜丰乡六大队却有一户人家高兴不起来。
那家不是别人,正是岳瑾瑜之前的继父家王家。
王家那两小子被家里人惯坏了,怎么可能反省当初不承认岳瑾瑜救他们的行为是错的,因此夜夜被噩梦纠缠。
相反,他们醒来反而怪罪岳瑾瑜,觉得凭什么梦里他不救他们。
王家二老见孙子晚上总是被噩梦惊醒,偷偷去找了原来的神婆,可惜并没有用。
不如去医院看看?心疼儿子的王家媳妇对丈夫王铁柱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