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PO原创市集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53部分阅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53部分阅读

    最为妥当。

    有了这个打算后,雍正便将招待喀尔喀来使的事情交给弘历,并且命怡亲王府的大阿哥、四阿哥协理此事……

    前几天写过了,昨天没头绪,憋得不行,今天二合一。

    对对手指,月票双倍啊,小九小声求月票。。。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马蚤动

    十月三十,是万寿节,也是李氏的寿辰。

    不用说,往年这个时候,即便曹家不大肆操办,也要亲友热闹一番。

    今年却是因在服中,委实热闹不起来,连宴饮也免了。

    静惠既已出殡,丧事就告一段落,曹家众人又恢复各自生活。

    曹颙关于赈济的折子被留中,随即就是皇上关于赈济方便的旨意,比曹颙的折子更详尽。

    固然堵住了官员贪墨之手,可也指出一条金光大道。

    那就是做出赈济成果后,奖赏太丰厚了。

    看了这样的旨意,谁都晓得,但凡能接了赈济的差事,只要不是傻子,那就是跟仕途鎏金似的。

    毕竟在赈济中捞银子,跟火中取炭似的,稍不小心,就要烧到自家身上;还有些自诩良心未被丧尽的,即便伸手,心里到底也会不安生。

    如今却是不同了,即便在赈济中捞不到银子,可捞资历也是好的。

    如此一来,就没有嘀咕皇上卡的紧,早先那些心里咒骂曹颙短寿的人,这个时候也顾不上曹颙。

    能做到京堂位置,谁没有两把刷子。

    曹颙的折子虽没有明发,可该知道的都知道,皇上的新规,是曹颙这个户部尚书首议。

    对于这个结果,曹颙其实是有些意外的。

    他虽不是皇上,可将心比心,多少也能揣摩出九五之尊的心态。那就是不怕臣子争斗,只怕臣子不斗。

    将曹颙的折子明发,给曹颙树几个敌人,这才像是帝王手段。

    如今这样,似乎有保全曹颙之意……

    曹颙想了一圈,无果,只能归纳在自己沾了曹颂的光,皇上一时心软。

    毕竟在世人眼中,曹颂这回的跟头跌得惨了些。

    对于八旗勋贵来说,官场起伏不算什么,可丧妻失子就是大事了。

    即便曹颂续娶,填房就是填房,哪里能比得过发妻嫡子?

    关于江南赈济之事,曹颙即划好了大框,就不准备再多插手。

    他是户部尚书,主管赈济虽是名正言顺,可现下众朝臣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参合一把,他还是作壁上观最好,否则的话,谁晓得暗中得罪哪个。

    没错,朝廷现下已经开始沸腾了,从京堂到司官,无不想要在赈济中参合一把。

    万寿节前,朝廷褒奖了一批在南北防洪中表现出众的官员。

    有一个因死于防洪的官员,甚至还破例得了谥号,子弟也恩萌入监。

    这动静可就大了。

    毕竟按照朝廷法制,一品官员死后,报给皇上,由皇上决定是否给谥号;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否则是无谥的。

    死后哀荣的且不说,就是那些活着的官员,即便没有立时升官,名字也到了御前,这是多大的机遇。

    有些事情,却不是曹颙想要躲就躲的开的,这一阵子借着静惠出殡,已经有不少人备了吊礼,往曹颙身边凑活。

    接着,因李氏寿辰的缘故,曹家即便没有办寿宴,可受到的贺礼却比每年都要多三成。

    户部司官,即便是品级低,单独攀不上曹颙的,也凑着份子,预备了重礼。

    曹颙哭笑不得,对着四面八方、旁敲侧击的各色人等,到底没松口。

    皇上既然用重赏的法子,将赈济的差事变成了肥缺,哪里会让臣子来卖人情?

    这些人真是想要升官想疯了,竟看不到这点。

    他们越是疯癫,曹颙就越是清醒,在政务处理上也越发从容……

    对得起皇上,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自己这三条都要顾到……真要是不能面面俱到,那就要先对得起皇上,次对得起自己,百姓只能延后了……

    对得起皇上,才能保全身家性命;对得起自己,心里才能舒坦;顾念天下苍生之类的话,并不是空话,可前提是自己得好好的……

    现下,曹颙想的首要问题,是左成的安置。

    自范时铎被押解回京,便有左都御史史贻直署两江总督,因江苏巡抚随范时铎一道被罢官,所以江苏巡抚之位便有刚升任湖南按察使没多久的尹继善署理。

    尹继善都调离湖广,左成自是跟着去了江南。

    江南官场因两督之争,被牵连的官员从巡抚到县令,一下子空出十多个缺。

    都说江南是官员埋骨之地,可为何大家还挤破脑袋去江南,除了江南富庶外,还因为江南容易出成绩。

    穷山恶水之地,即便绞尽脑汁,能弄出什么花来?

    江南却是不同,钱粮、商贸、士子……

    可左成与资历在哪里摆着,即便江南的缺再多,能够得着的也只有七品知县与从六品州同两种选择。

    像尹继善那样,数月之内从正五品升到从二品,是想也不要想。

    同样是年轻,尹继善三十多岁官至巡抚是年轻有为;左成十七岁,就是做知县,都显得有些勉强。

    毕竟在世人眼中,三十多岁是壮年,十七岁即便成家立业,也是半大孩子。

    七品知县听着官职不大,可毕竟是正印官,关系一县百姓生计。

    即便朝廷历年下去的知县,有年轻就中进士得以授官的,可那也经过吏部几个月的“集训”才能外放地方。

    左成才十七岁,又不是进士出身,若是有个不妥当,就要影响以后仕途。

    州同只是辅官,需要料理的也是辖内钱粮、民政等事务,更好经营些。

    至于让左成跟着尹继善,背靠大树好乘凉之类的打算,曹颙早就熄了。

    有了一回教训,还不开眼的想要来第二次,那不是傻缺是什么?

    左成本就是七品笔帖式,又在万寿节前的褒奖名单之内,因此曹颙没费什么力气,就给左成补了两江从六品州同的实缺。

    若是左成只在尹继善跟前做文书幕僚之类的工作,有张义跟在他身边,忙他打理官面上人情往来就够了。

    现下既然正式补缺,那张义这个大管事就不够看。

    曹颙便拜托蒋坚,在京里聘了两个擅长钱粮、民政的师爷,使人送往江南。

    至于左成家眷朱氏,曹颙与初瑜的意思,都觉得少年夫妻之间宜小别、不宜久别,希望朱氏早些去江南小两口团聚。

    想的很好,可现下孩子才四个月,天气又冷,哪里敢折腾?只能等着明年二月,天气暖和后,才能成行……

    不怪曹颙越发淡定从容,因为曹颂的处分终于下来。

    别说是曹颂,就是在两江差点引发民乱的范时铎,也都好好的,压根没有之前众人猜测的那些“疾风暴雨”。

    虽说经部议下来,范时铎因延误防洪差事,使得汛期危急,视民命如草芥,当入狱论斩;可皇上顾念他是勋臣之后,有心保全,特赦之,授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大的都放了,其他被押解至京的官员,就也多是罢官降级了事。

    就雍正那爱僧分明的性子,竟然闹了这一出“高高抬起,低低落下”的把戏,真是惊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就连十六阿哥,私下里都忍不住同曹颙嘀咕:“莫非皇上真改吃素了?原以为除了你家小二,其他的都要掉一层皮,没想到却是这般处置。还是范时铎乖觉,偷偷地献了家产?”

    反正,他是不信皇上真的宽恕范时铎,总觉得这其中有内情。

    曹颙的心里,也不相信雍正真的顾念什么“勋臣之后”。

    说起来,官员的荣辱兴衰,都是皇上一念之间。即便现下落在众人眼中,是皇上法外开恩,待范时铎网开一面,可谁能保准他明儿不会翻旧账?赏罚加倍。

    只是皇上行事,却有些不同。

    不说旁的,就说那赈济条陈上的奖赏条例,总算的制定的太宽泛,总觉得惩戒的没有减轻,可赏的有些重了。

    就此事,曹颙才专门与蒋坚议过。

    最后两人得出的结论是,皇上现下大权在握,地方与朝廷无一不稳,所以行事也从“苛严”转为“温抚”。

    从雍正登基到现在,六年了,就没有一年太平过。

    各种折腾,各种新政。

    百官不能说都成惊弓之鸟,也都是跟缩脑袋的鹌鹑似的,要多乖巧也多乖巧。

    即便偶尔党同伐异的举动,也都在小范围内,无人敢触犯皇权。

    如今改革推广了,贪官污吏少了,户部有银钱了,皇上御下的策略变温和了,也说的过去的……

    着急的只有十三阿哥。

    外人看着,只是皇上御下宽松了;十三阿哥常伴御前,最是能发现皇上不仅仅是御下宽松,而且待自己也宽松了。

    政务这里皇上虽依旧都抓在手中,可是不再事必躬亲,而是分配到十三阿哥与几个大学士名下。

    皇上安置的时候,不再是子时……

    而且御前也开始进绿头牌,一连半月,皇上都点了牌子……

    并非是念起旧情,点妃嫔侍驾,而多是年轻的答应、常在。

    皇上并不是好色的性子,现下这是做什么?

    是因失子之丧,想再要个小阿哥?

    皇上已经知天命之年,身子骨怎么受得了?

    十三阿哥急的满嘴是泡,可到底晓得分寸,即便兄弟两个关系再好,君臣毕竟是君臣。

    做兄弟的,担心兄长身体,可以劝解兄长在女色方面克制一二;可做臣子的,没有多嘴皇上宠爱后宫的道理。

    可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皇上受不住怎么办……

    还好,他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雍正并没有伤身,反而有些“采阴补阳”的意思,看着脸色儿好了不少。

    身上似乎生机焕发,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

    自古以来,后宫连着前朝,皇上开始点绿头牌之事,没过多久,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不知是不是皇上“不好女色”的形象在大家心里过于深刻,没有人觉得皇上是一时有了色心,开始享受后宫;都觉得这其中有内情。

    这内情是什么?

    大家“顺藤摸瓜”,查到皇上的变化是在福惠阿哥薨后,都觉得找到“真相”。

    皇上虽夭折了福惠阿哥,可还有四阿哥、五阿哥两个儿子,为何还临幸后宫求子?

    这说明什么?说明四阿哥、五阿哥不合皇上的心思。

    五阿哥还罢,因生性顽劣,就没见皇上怎么待见他;四阿哥……虽无储君之名,可是却被当成储君……

    这个,有变动?

    自打雍正元年,皇上宣布建立“秘密立储”制度,并且将一份诏书送到“正大光明”后封存,关于储君的猜测就从没平息过。

    大家猜测,人选就在四阿哥与福惠阿哥之间。

    早先因年贵妃得宠,年羹尧权重,不是没有人猜过诏书上的名字是福惠。 毕竟满洲习俗“子以母贵”,至于是满人血统,还是汉人血统,反而有些扯淡。毕竟从顺治帝开始,皇室的血统就不纯。

    不管八旗勋贵怎么看,反正不少汉官是这样看的。

    即便年家落败,年贵妃薨了,福惠阿哥为储的猜测还是没有断过。

    直到四阿哥指婚富察氏,那些想要做墙头草的才算死了心。

    四阿哥同福惠阿哥相比,本就在年纪上占优势,又得了有力妻族;若是皇上还要扶福惠阿哥为储,那又是一场动荡。

    皇上并不糊涂,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那自然是心中默认四阿哥为储,才会给他指了这样有力的妻族,以弥补他母族单薄的不足……

    既是群臣认定皇上因福惠阿哥之炀再求子,那就推翻了先前四阿哥为储的猜测。

    经过一番脑补,皇上以四阿哥为幌子、实际属意福惠阿哥的“真相”,就被许多人发现。

    有了定论,过程就好说明了。

    铲除年羹尧,是预防外戚尾大不掉;赦免年家子孙,重新启用年希尧,是为了给福惠阿哥留人使唤……选富察氏为四阿哥妻族,谁就能保证是恩典,不是想要借由子彻底发作富察家,报复富察家早圣祖朝时的首尾两端?

    四阿哥已经当差两、三年,多少有些耳目心腹,听得这些闲话,真是呕的半死。

    开始还觉得这些话荒谬,一次两次听得多了,他心里也开始没底。

    只是他素来有心机,晓得皇家最忌讳的是什么。

    若真的鲁莽,父子失和,那只会便宜旁人?

    这些闲话一出来,他就对五阿哥多了提防,生怕是五阿哥背后推波助澜,想要引得他们父子失和,以坐收渔利。

    待小心观察一番,他才发现,还真的不干弘昼之事。

    是早年同富察家争夺皇子嫡福晋位置的几个勋贵,因家族有适龄女儿明年选秀,始终关注着宫里动静。

    原本他们想要是奔着西二所侧福晋的位置,现下因皇上的变化,开始眼界高了,奔着皇子母妃的位置来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父子合议

    待看明白八旗勋贵用心,弘历心中憋闷的不行。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皇上已过知天命之年,即便明年秀女入宫,顺利生下小阿哥,难道就能染指储位不成?

    幼主登基,主弱臣强,本就是皇家忌讳。

    不过,心里虽觉得自己必是储位人选,可他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安心。

    他不敢去犯忌讳拉拢朝臣,可对于自己的侍卫、昔日伴读、妻族等可以名正言顺亲近的势力,就不再吝啬热情。

    结果,他发现,自己同曹家的渊源不亚于富察家。

    福彭、恒生做过他的伴读,天佑现下是他的侍卫,曹佳氏是他的庶福晋,平亲王、裕亲王成了他的连襟。

    恒生因守孝的缘故,除了参加曹家丧事与招待喀尔喀来使时露过两面,其他时候闭门守孝。

    说来也是好笑,蒙古人是不讲究这个的,只是恒生这个汗王世子人在京城,就要“入乡随俗”。

    喀尔喀虽服员辽阔,可几个汗王之间依旧彼此提防。

    车臣汗与土谢图汗遣子侄进京求亲,自是瞒不过扎萨克图汗。

    虽说他也晓得,天可汗既将公主不可能再指个公主到扎萨克图部,可也安排了几个年轻王子、台吉进京,不过是表明亲善朝廷的立场。

    即便生在贵族之家,可蒙古人到底憨直,在那几个台吉眼中,恒生既是汗王世子,就是为了的扎萨克图之主,是他们的部落之长,他们自是真心同恒生亲近。

    如此以来,进京以后,他们就经常造访郡王府。

    恒生本是豪爽性情,加上骑射、摔跤功夫都出众,很快就得到众人宾服。

    弘历奉命招待喀尔喀诸王子、台吉,虽说将观察的重点放在车臣汗部几个王子身上,可也不好怠慢扎萨克图部,就陪着来过两次郡王府。

    看到扎萨克图部诸王子、台吉对恒生如众星捧月似的,弘历才晓得恒生的分量比想象的还要重。

    他对恒生,便多了几分亲近。

    因恒生守制的缘故,两人已经数月未见,就找了肃静地方闲话。

    “说起来,还真是不敢巧,若不是赶上汗王妃薨,现下三公主就要下降……到了那时,你就要换称呼,叫我一声四哥……”弘历道。

    恒生憨笑道:“四爷是君,蒙克是臣,到底君臣有别……”

    弘历翻着白眼道:“现在晓得君臣有别了……当年你刚进宫为伴读时,我让你叫我舅舅,你还老实叫过一阵子,后来才改的口……”

    恒生有些不知如何接话,只是笑。

    弘历哼了两声道:“说起来,还真是便宜了你……原本从福瑞郡主那论,你要叫我声舅舅;从曹佳氏那边说起,你得称我姑父……等到三公主下降,你倒是长了一辈……”

    到底在宫里历练多年,即便恒生再憨实,也察觉出弘历的有心示好,便附和着说道:“不管怎么论,四爷都是尊长就是……五姑姑生母早逝,曹家二老太爷没的又早,小时候曾由我们太太抚养……虽名为姑嫂,实际同母女无异,太太疼爱五姑母的心,并不比疼大妹妹少几分……”

    虽说弘历早就听过曹颙夫妇爱女如命之类的话,可也没有怀疑恒生这番话的可信度。

    一是恒生性子实在,不像是能扯谎的;二是五儿虽只带了几抬嫁进阿哥所,可都是好东西。

    五儿的性子,温顺娇憨,天真少心机,怎么看都是娇养出来的。

    原还担心五儿是庶出,曹家未必将五儿当回事,听了恒生这话,弘历如同三伏天吃冰西瓜似的舒坦。

    是啊,五儿虽是二房庶出,可小时候却养在福瑞郡主身边,自是同长房亲近。

    五儿能得皇后与母妃喜爱,也就说的过去,谁不喜欢温顺无害的小姑娘?

    想着五儿含泪时的双眸与娇笑时的梨涡,弘历只觉得心中一荡……明明与自己同龄,在自己的妻妾中不算年岁小的,可因长在曹家的缘故,依旧保持了天真烂漫……

    自己早时嫌她青涩稚嫩,不怎么上心,没想到她长得越来越好……

    偏生又赶上曹家白事,换做其他女子,就全凭心意,哪里管的上规矩不规矩的;可五儿娇憨可爱,自己全心疼爱还来不及,哪里舍得逼她,让她为人诟病……

    弘历只当自己与恒生关系亲密,如今只不过再看在五儿的面上,好上一点点而已。

    恒生却是觉得不对,送走了弘历与扎萨克图部诸人后,便让人将众人带来的奶豆腐、牛肉干、毡子等收拾出一份,自己敢在晚饭之前,去了曹府。

    刚好曹颙落衙回来,天佑也从宫里换班回来,恒生便同天佑一道,在九如院用了晚饭。

    饭后,父子几个也没有去书房,就在上房坐了。初瑜给他们父子几个预备了茶水,自己去福源堂看望陪着婆母去了。

    天佑今儿下午并没有随着弘历出宫,而是在宫里轮班。

    因前些日子料理静惠丧事时,他请同僚代班,这些日子就没休沐,像随侍皇子这样的体面差事,也多让给了帮过忙的几位同僚。

    曹颙这边,因恒生的缘故,对于喀尔喀来使颇为关注。

    听恒生说他们下去曾去郡王府,曹颙便想到扎萨克图汗,心中不免有些担心恒生受欺负:“可是有人不恭敬?”

    恒生挺着胸脯道:“父亲放心,都老实着呢……儿子还巴不得有不开眼的,甩甩拳头,松快松快……”

    曹颙点点头道:“老实就好,真要有不开眼的,也别惯着……不管是王子,还是台吉,他们往后都是你的属臣……”

    天佑在宫里,消息到底灵通些,道:“喀尔喀三部今年遣王子进京,是为联姻而来……二弟既是扎萨克图部未来汗王,也当让他们见识见识二弟的厉害才是……”

    “大哥的意思是?”恒生疑惑道。

    “那两部是冲着四公主来的,瞧着皇上的意思,既是让怡亲王府的阿哥作陪,八成心里已经准了……扎萨克图部即便不可能再求公主,也要求几个郡主、宗女。品级上比不得,数量上占优也好啊……”天佑道。

    恒生听了,有些犹豫:“这样好么?喀尔喀那么远,骨肉生离,哪家肯舍得?”

    天佑道:“宗室女抚蒙古是惯例,除了父母求恩典,得以留京之外,其他的还不都是大都去蒙古?左右都是难回京,去科尔沁与去喀尔喀又能有多大区别?只要你晓得她们去国离家的不易,往后善待几分,就什么都有了……”

    恒生望向曹颙,曹颙仔细思量一番,天佑这个建议,对于恒生来说,确实是个机会。

    他是去过喀尔喀的,晓得外蒙风气与内蒙不同。

    内蒙因接近内地,被同化的厉害,开始讲究儒家礼仪,女子的地位也变得卑弱;喀尔喀那边,保持着蒙古人的原貌,当家主母在家的地位很高。

    毕竟,男子要在外放牧,家务全赖女子。

    像肃王府郡主那样,被侧室辖制,实在是不多。

    不管恒生在京城驻留多久,终有一天要回喀尔喀,有机会提前在喀尔喀布局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曹颙便开口道:“确实是个机会,你留些本部来的子弟,若是有合心的,可用略帮一二……只是到底婚姻之事,要你情我愿才好,否则安抚了那边,却得罪了京中宗室,就得不偿失……待有了成算后,可用同肃亲王与简亲王商议此事,看他们两家有没有适龄人选……”

    恒生想了想,明白养父在抚喀尔喀宗女人选圈定这两家的缘故。

    他早已得了消息,等到明年汗王妃烧周年,朝廷会从肃王府一脉格格中选一人,指为汗王继妃。肃亲王一脉宗女抚喀尔喀,彼此也能有个照应。

    简王府那边,虽还有两个小格格没定亲,可年纪尚幼;年纪合适的未婚格格,都是雅尔江阿的侄女们。

    对于雅尔江阿来说,定是巴不得为侄女们安排一番。

    加上她们父亲即便爵位不高,可身为简修亲王嫡孙女,抚蒙古的话也能册封较高品级……

    喀尔喀之事说完,恒生便说出自己来的首要目的。

    “父亲,儿子觉得四阿哥近日有些反常,开始主动与儿子亲近……平素虽然他待人也随和,可总不如五阿哥那样实在,端着皇子皇孙的架子,生怕旁人有一点不恭敬;现下却是攀扯起亲戚来,不知是何缘故?”恒生道:“儿子怕他小心眼,就顺着他说了几句父亲母亲曾抚养五姑姑之类的话,他竟真的喜形于色……”

    曹颙笑道:“这些日子外头闲言碎语太多了,怕是四阿哥心里开始犯怵了……”

    天佑正色道:“儿子也正想同父亲提这个……四阿哥待儿子也比过去亲近些,听说现在阿哥所那边,四阿哥颇为看重五姑姑……”

    曹颙收了笑,脸上也露出几分郑重:“不管是四阿哥一时兴起,还是因外头的流言,开始看重曹家,你们兄弟要记得,曹家会默默做你们五姑姑的援助,可永远都不能在明面上介入外戚之争……等到需要争的那日,你们不妨往大了想想,看自己是不是做了棋子……”

    天佑与恒生听了,都若有所思。

    曹颙到底不放心,道:“不管你们五姑姑受不受宠,你们决不可参合储位之争……自古以来,臣子参合皇家的事,就没有下场好的;坏了前程还是小事,稍不小心,就是抄家破族之祸。等年底,你们母亲出了孝,让她找机会见宫,见见你们五姑姑……你们五姑姑打小就是个机敏的性子,这几年在宫里也没有半点错处,当晓得孰轻孰重……”

    天佑道:“父亲,那四阿哥那边的示好……”

    “该接着就接着,只是记得恪守为臣之道,不要轻狂留下把柄……富察家那边,能交好就多交好。马齐老了,富察家送女为媵,犯了忌讳,怕是皇上与四阿哥要推出一家来平衡四阿哥的后院……这个当口,你们兄弟可要小心些,凡事多留个心眼。富察家那边,能交好就多交好……”曹颙道。

    天佑与恒生应了。

    说完外边的事,父子三人少不得有提及家里这些人。

    曹颂的案子已了,只是侍卫缺都是有定额的。曹颂即便在一等侍卫上听用,可因侍卫处无缺,要等到出缺后才开始当差。

    通常这样的人事变动,多在年底,曹颂倒是能歇一阵子。

    左住那边,因左成升州判的缘故,又闹腾了一番。

    章佳氏族里,有几个长辈,想要安排自己子侄南下,不过是见左成在江南富庶之地为官,想要跟着捞上一把。

    宁老太太被“供养”了数月,只觉得处处使不上劲,正憋着一口气。

    这个时候,就受了族人的几份礼,同往来亲近的几户人家做了应承。

    这也是京中惯例,毕竟人离乡贱,即便是为官为宦,身边也多有人帮衬一二才好。

    左住早就得了曹颙告诫,哪里会跟族人牵扯这个。

    宁老太太那边提了几次无果,终是忍不住,直接越过左住,打发族人出京。

    为了这件事,左住很是懊恼,觉得自己当哥哥的没用,不能拦下这些人。

    虽说曹颙出面,可以拦下章佳氏族人对兄弟两个的窥视,可曹颙并无意出手。

    孩子们已经长大,总要开始学着处理这些事务。

    现下自己看着,即便他们处理失当,自己也有指正的机会;要是一直帮扶着,什么时候能独立……

    天色不早,恒生还要回府,曹颙便没有在留。

    天佑还有私话要说,就送恒生出来……

    九如院中,曹颙吃了一口茶,想着天佑,心中有些复杂。

    同样是被家族倚重的嫡长子,天佑似乎比自己更合格,更有魄力。自己是不是当安心了……

    这想着,就听到外头有动静。

    少一时,初瑜挑帘子进来,脸色很难看,脸色苍白,眼里含了泪。

    曹颙见状,不由一惊:“这是怎么了?”

    初瑜在炕边坐了,看着曹颙,眼泪就止不住……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风头

    到底是怎么了?

    曹yong只是站不住,一下子站起来。

    初瑜拿着帕子拭泪,哽咽道:“老爷……不管老太太与二老太太怎么想,二叔的婚事,我是委实不愿出面”曹yong苦笑道:“你不出面,还要二老太太出面不成?四弟妹是小婶子,也不好张罗此事……”初瑜皱眉道:“可也不至急迫如此,静惠没了不到百日难道真要在孝中议亲,周年后续弦?孩子们怎么办,戴孝给继母敬茶?”曹yong道:“那夫人之意?”初瑜犹豫一下道:“老爷,能不能烧周后再相看等侄女侄儿们出孝后再进新人?家务这块,即便四婶不好全权,还有弄潮可以帮手,正好也历练一二。”

    曹yong看着妻子,没有接她的话。

    夫死、妻服斩衰:妻亡,夫服杖期或不杖期。

    有双亲长辈在,不杖期:上无双亲,杖期。

    兆佳氏在世,曹yong为亡妻服的就是不杖期。

    世俗惯例,丧妻后通常是“烧周”就续弦。

    不是因g秭之欢,毕竟即便不续娶,勋贵家男人想要找个暖g的,并不费劲。

    可二房那边,上有老、下有小。

    加上随着曹yong回京,春华这个小婶子管家也名不正、言不顺。

    虽说有父母在不分家的老话,可为了长久计,兄弟妯娌与其拘在一个宅子牙磕嘴的,还不若早些分家,少了摩擦。

    曹yong与春华毕竟是庶子庶媳,身份尴尬。他们夫妻两个在京这几年,对长房尽力甚多,曹yong也不愿见他们被兆佳氏吃哒。

    曹yong能解开心结,主动购置了东府后街的宅子,已经是不容易。

    并非曹yong不念旧情,只是逝者已去,活着的人更重要。

    想到此处,曹yong有些怔住。

    上辈子少年时,他有几个投契的同窗,偏生都是父母缘薄,两个少年丧父,两个少年失母。

    失父者,寡母独立拉扯:丧母的两个,都是半年的功夫,后母就进了门。

    为了此事,有两个女同学还发不忿之言,说“为母则强”、“男人寡义”之类的话。

    事不关己,曹yong自是不放在心上。

    如今轮到曹yong,曹yong的心里是矛盾的。

    一方面觉得现下周年后续娶新fu的习俗有些不近人情,一方面又希望东府的生活早日恢复正轨,不用自己与长辈们再操心。

    想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道:“就算是延后到三年后又如何?小二正值壮年,总不能后半辈子做蜂夫。天望还小,正是需要看顾的时候…弄潮、弄玉两个虽大些,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多不管她们愿意不愿意,总会有人代替静惠的位置……”初瑜闻言,眼圈又开始泛红,过了好一会儿方低声问道:“老爷…若是我同静惠一般,老爷也没出周年就聘新人么?”

    曹yong叹了一口气,道:“夫人忘了为夫是和硕额驸么?有福僧阿之例在。”初瑜轻哼一声,道:“听老爷的意思,倒是觉得这身份碍事了是不是?”曹yong想了想,一本正经,道:“续弦麻烦,左右天估要娶媳fu,不缺人管家,一口气纳上几个美妾倒是要的……”

    初瑜本是为静惠不忿,再加上想到自己身体不好,才会心有触动,流了眼泪。

    听了丈夫的话,初瑜瞪大眼睛:“老爷说的是心里话?”

    曹yon点头,道:“就是心里话,我本想着与你白头偕老,既是你舍得抛了我去,我还巴巴地念着你不成为了我的德行操守不为人诟病,你还是多爱惜保重自己,活到九十九才好”

    初遇本是心惊,听到最后,却是红了脸,觉得心里酸酸涩涩的,原来的那点怨愤不平也早就烟消云散……

    次日,曹yong早上给李氏请安时,李氏同儿子提及曹yong的亲事:“瞧着媳妇昨晚的样子,像是不太乐意操办我晓得她们妯娌两个情分深,并非是我多事,或是不记颂哥媳妇儿的好,可二房总不能没有主妇……………”

    “儿子晓得,母亲是不放心几个小的要是三年后续娶,弄潮姐妹两个就到了出阁的时候,同后来的没相触过,就少了家人情分”

    曹yong道。

    李氏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晓得我这份心就好同样是当娘的,颂哥媳妇儿最放心不下的,不是新人占了她的位置,而是这几个小的…弄潮、弄玉两个即便出嫁,也离不了娘家庇护”

    絮絮叨叨,到底是一片慈心。

    曹yong又陪着说了几句,才离福源堂,去了衙门。

    已经十一月,户部差事最繁重之时。

    偏生今日圣驾移驻圆明园,张廷玉随驾,并不在衙署。

    曹yong坐在堂屋,一口气忙到中午,才将手上的公文处理完毕,就见蒋坚拿起邸报,面带古怪地走了进来。

    曹yong指了指书案前的椅子,招呼蒋阜坐下,道!”莫非有什么新闻?”

    蒋坚将邸报递给曹yong,道:“大人看了,也会惊诧”

    曹yong笑着接过,前面不过是常见府道官员调动任免,直到看到鄂尔泰的名字,他才开始郑重起来。

    要说万寿节前,尹继善是得了圣心,数月升五级的热门人物,那现下就有些时过境迁的意思,炙手可热的人物成了云贵总督鄂尔泰。

    万寿节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皇上以两广总督衙门驻广州,离广西比较远的缘故,命云贵总督鄂尔泰兼管广西军政。

    至此,鄂尔泰就总督三省军政,还有之前加封的兵部尚书衔。

    要知道,总督站班,原本是直隶为总督居首,两江总督次之,湖广、两广、闽浙等再次之,云贵总督居末。

    可广西归到鄂尔泰名下后他这个总督辖三省之地,就从总督之末,一跃到第三的位置。

    让蒋坚动容的,正好是鄂尔泰相关的一个明发旨意。

    云南、贵州、广西三身文武官员,有鄂尔泰提补之员,应行引见者不必一面具题,一面颂部引见而是在鄂尔泰请旨后,直接来京到吏部与兵部引见。

    不过几行字,可曹yong晓得这其中的分量。

    这样的殊荣,当年年羹尧也曾有过就是大名鼎鼎的“年选”:如今鄂尔泰的恩典与当年大同小异,想来用不了多久“鄂选”两个字就要成为流行语。

    曹yong将邸报放到一边,道:“非磷素来淡定,竟为此事动容,委实难得我倒是有些奇怪,非磷并不是爱操心的性子,怎么关注起旁人的闲事来?”

    蒋坚看了曹yong一眼,道:“大人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曹yong笑道:“就是那些拿我与鄂大人相比的闲话?不过是旁人嚼舌,哪里好计较,做人还是当糊涂些好……”因鄂尔泰圣眷正隆京中众人闲话时便翻起鄂尔泰的底,结果发现他还真是大器晚成。

    十七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补shi卫。

    结果在侍卫上十六年,直到三十七岁才出任内务府员外郎。而后,在员外郎位上,又磋磨六年没动。

    直到今上登基,四十三岁的鄂尔泰才时来运转,被越级提升。

    蒋坚道:“大人还不动如山,在外人看来,大人与鄂大人一时瑜亮……………”蒋坚说的太过婉转,实际上外头的评论是鄂尔泰已经压了曹yong一头。

    毕竟在曹yong娶郡主,任御前侍卫时,鄂尔泰才是外班蓝翎侍卫:曹yong总管内务府时,鄂尔泰才是内务府员外郎。

    等到曹yong总督直隶时,鄂尔泰刚刚幸进为江苏布政使。

    现下,鄂尔泰的风头却已经压过曹yong。并且他的弟弟兵部尚书兼步军都统鄂尔齐,就是曹yong去年病重时最热门的户部尚书人选。

    结果,曹yong病愈,依旧执掌户部,鄂尔齐去了兵部,成为伊都立的同僚。

    鄂尔泰的另外一个弟弟鄂礼,现下为监察御史。两个弟弟都得了皇上的青睐。

    曹yong只有嫡妻,不置婢妾:鄂尔泰亦是如此,五子都是继室夫人所出,夫妻恩爱也是出了名的。

    加上两人都是家族长子,二十出头就承担家族责任,教养兄弟子侄。

    种种相似之处,使得外头老是将两人一同说起。

    曹yong摇摇头道:“鄂大人有胆识有魄力,我自叹不如”

    鄂尔泰在西南,负责的是“改土归流”这几年,每年都有一两起所谓“恶苗”作乱的消息,结果都是毫无例外的别剿灭。

    虽说对于朝廷大局来说“改土归流”加强中央掌控力度,才是确保西南太平上策,可这功绩后边,不是旁的,而是娄人的血。

    雍正倚重的三大总督,没有一个是好差事。鄂尔泰是西南的杀人刀,李卫是江南搅屎棍,田文镜是中原的疯狗。

    不管旁人如何,曹yong半点都不羡慕。

    蒋坚犹豫一下道:“鄂大人已经是一品,剩下的就是入阁他正值盛年,说不得要压大人一头……”

    “非磷,我早已说过,我不会入阁”曹yong道。

    蒋坚长吁了口气,道:“大人虽有隐退之心,可皇上看重大人,怕不会放大人告退……曹亦需要大人看顾……”

    曹yong摇摇头道:“长生与天护转年就要下场小一辈渐长大,曹yong他们兄弟几个也都在官场立下,我不能看顾一辈子”

    最关键的是,只要天估娶了六格格,就是和硕额驸,相当于一品武职,够资格支撑门户……!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7 12:30 只看该作者

    490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变动

    转眼,到了腊八。

    天气越来越冷’衙署里的差事也越来越繁忙。

    曹颗每日里从衙署到家,两点一线’很是繁忙’几乎每日都要日暮才能回府。

    可是,时到年底,各种往来应酬也多起来,每日收到的拜帖都有数份。

    有些是交情不到,有些是懒得应付’曹颗多是辞了,鲜少安排在晚上待客。

    然后,这一日’他却在出门前提前嘱咐妻子,晚饭安排席面留客。

    初瑜这里’亦是满心欢喜。

    原因无他’今晚过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外放多年的赵同。

    赵同外放后,连着做了三任县令,因在辑盗刑名上有建树’被刑部几位堂官看上,调升刑部主事,本是去年年底回京。

    不想,赶上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5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