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PO原创市集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 11 部分

      吴闲云解说西游记 作者:肉书屋

    第 1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浚欢t烧窃趺窗炷兀皇窍裉粕庋耸荒眩前炎约旱纳硖宸钕壮隼矗透粕庋艹煞鸬母呒度嗽迸浜希沟每慈思以覆辉敢庖!?br /

    西游记中有两位女x要和唐僧j配的动机是为了成太乙金仙。

    太乙金仙在西游记中级别是很低的,孙悟空就是太乙金仙,他成仙的根本标志是封弼马温时授予的“仙箓”,所以太乙金仙的级别大概只在弼马温这个位置上。

    唐僧,眼看就要成佛了,有成仙这种进步思想的女x要是不和唐僧这样的人j欢配合,那么,永远也成不了仙,没有第二条路。

    (62)沙僧为何不卖力

    沙僧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好人,取经走了十四年,基本上就没他的什么戏。这不免令人生疑,他究竟真的是个老好人还是假装出来的?

    如果他是假装出来的一个老好人,那么,他的动机、目的就是想通过伪装手段混进取经队伍,在里面搞破坏!可是,西游记看到结束,也没发现他使坏,那么,在这部小说中,就只能把他定位成:真的是个老好人。

    在取经队伍中,沙僧的工作任务和孙悟空、猪八戒是一样的,负责消灭妖怪,保护唐僧,使取经队伍得以前进。

    可奇怪的是,沙僧居然没立功,一个大妖怪也没打死,功果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的工作业绩,猪八戒就经常向孙悟空要功果,或是g脆直接抢功果,沙僧他却没有。

    是不是沙僧的本事不济,打不过妖怪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本事:

    1。第二十二回:沙僧和猪八戒先斗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又斗了两个时辰(四小时,即半天),不分胜败。这说明沙僧和猪八戒的本事是差不多的。而猪八戒比孙悟空也差不了多远,(两个可以从二更斗到天亮)。

    2。在花果山,沙僧见到假取经队伍时,只一招就把假沙僧打死了!可见身手是相当利落的。那行者恼了,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在只身一人的情况下,对付一个行者和一群小妖,还能轻易逃脱!

    3。沙僧以前是玉皇大帝的保镖,功夫肯定不会差!

    这就说明沙僧还是有本事的,可他为什么就不打妖怪呢?

    从头看到尾,沙僧总是说,我看着师父,当师父被捉走后,他又说我看着行李,总之不肯卖力上前,再就是g脆让妖怪抓去,一上场打不了几下就束手被擒了。沙僧的实力不可能这么小。

    沙僧不卖力,在取经队伍中有什么用呢?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怎么会被观音菩萨选中呢?

    我们从双向选择的角度分析:

    1)观音菩萨为什么会选择沙僧

    第八回,观音菩萨与惠岸走到流沙河时,沙僧跳出来就捉菩萨,并和惠岸j过手,观音菩萨这个时候就选定了他。

    这是菩萨选择的第一个人,菩萨此时是否决定了要用孙悟空和猪八戒?这是不确定的,就算菩萨决定了要用悟空八戒,那悟空八戒是否一定就会答应?所以这也是不确定的。

    因此,观音菩萨在此时选择沙僧,绝对是对他寄于厚望的,因为菩萨在此时只知道沙僧曾经是玉皇大帝的保镖,保一个唐僧应该没有问题。所以,观音菩萨选择沙僧,是有充足理由的。

    2)沙僧为什么会选择保唐僧

    沙僧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他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又教七r一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

    沙僧很痛苦,这个时候,菩萨说:“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观音菩萨开出了两个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复你本职,这对沙僧来说,是相当优厚的,所以沙僧满口答应,成j了。

    三个徒弟中,观音菩萨最先看中的是沙僧,并且给沙僧开的价也是三人中最高的!这就说明菩萨本来是指望他来大展身手,降妖捉怪的。

    可是,沙僧加入到取经队伍后,一点也不卖力,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个混r子的人,究竟好不好呢?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1)从孙悟空的角度看:经常帮忙打妖怪,又不争功,沙僧是个好人。

    2)从猪八戒的角度看:经常帮忙打妖怪,又不争功,沙僧是个好人。

    3)从唐僧的角度看:沙僧是个好人,唐僧从来就没批评过他。

    4)从观音菩萨的角度看:沙僧偷懒,很不卖力。

    沙僧一直跟着在走,尽管他不打妖怪,但依然是在履行合同,观音菩萨也不能单方面毁约,所以没把他这个只出勤不出力的人清理出去。

    沙僧他只出勤不出力,所以就没什么功果,最后封他做了金身罗汉,是三个徒弟中级别最低的,但是,他显然要比悟空八戒划算,因为他也是得了正果,而且他的投入最少。

    三个徒弟的投入与回报模拟值如下:

    悟空:投入95%以上的精力,付出了95%以上的行动。

    八戒:投入60%以上的精力,因为经常在困难时期想散伙,不是全心全意。不过他也有许多苦劳,又挑担子又降妖,在关键时候还是比较卖力的,付出了60%以上的行动。

    沙僧:反正他只是跟着走,不过在关键时候起到了稳定作用,投入了20%以上的精力。最不卖力,挑担子的时候较少,多数时候是八戒在挑担子。付出了20%以上的行动。

    这三个人都得了正果,按60分及格算,模拟值:佛=90菩萨=75罗汉=60

    悟空:投入95%以上。回报90

    八戒:投入60%以上。回报70

    沙僧:投入20%以上。回报60

    从中可以看到:在西游记中佛组织里混,

    1。从成绩看,付出越多,回报越高,付出越少,回报越低。

    2。从投入与回报的比例看,投入越少,回报率反而更高。

    什么是团队精神?这就是团队精神。一个健康的团队不仅仅要提供精英人才发挥能力的空间,更要提供闲杂人等混r子的空间。

    从外部环境看,取经团队允许有人混r子。但是,我们本着“理x人的第一选择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条最本质的原则来看,沙僧他不应该无所作为,他应该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地去打妖怪,以便获得更多的功果。

    但是,沙僧他放弃了,所以,有人说沙僧才是真正修行的人,不为功名所动,不受外界诱惑。我说这些都是p话!这叫“非理x”!

    理x人的第一选择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既然沙僧选择了放弃进取,那就一定是因为放弃对他最有利,进取对他没多大利!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呢?从这一路上的表现中看不出来,那么,我们往前推,看沙僧是怎样被贬到流沙河的。

    (63)卷帘大将

    沙僧因为打破了玉皇大帝的一个杯子,就被贬下界来,并且受到酷刑:七r一次,飞剑穿胸百余下。

    量刑过重,很不正常。于是就不免被人怀疑他是个用苦r计的卧底。

    沙僧是卧底的说法,一般有两种:

    1)说沙僧是如来佛祖安置的卧底

    证据是沙僧没喝子母河的水,这个应该说不通。如来没有必要安排一个卧底在取经队伍里面,因为有39个暗神一直在监视,并且记账。再说,就算如来想安排一个卧底,也不可能把玉皇大帝的贴身保镖兼秘书安排下去。

    2)说沙僧是玉皇大帝安置的卧底

    如果沙僧是玉皇大帝安置的卧底,那么,目的就只有一个:破坏取经!沙僧有没有破坏取经呢?这要分两个部分看:他加入取经队伍之前与之后。

    从他加入取经队伍起,到取经结束,并没有发现他破坏取经,而且在关键时候还有挽救取经队伍的行为,这一点可以肯定他不是玉帝的卧底。

    沙僧在加入取经队伍前,有过破坏取经的行为,因为他曾经吃了9个取经的僧人。有人说那是金蝉子9次转世都被他吃了。这金蝉子的脑子不是进了水么?每次转世后就专程跑来喂他?!就一点也不改变策略?

    原文上讲:“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沙僧吃的这9个和尚是有道行的,头骨比鹅毛还轻,这9个和尚是分几次吃的,“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取经人总共只出现过“几次”。

    沙僧只吃了几次取经人,这几次取经人中有道行的和尚共有9个。“几”是一个不确定的数目,“九”是一个确定的数目,并且是最大的个位数。9个取经人是分几次吃的,那就不是分9次吃的!每次吃两三个,才与“几次吃了9个”相附。

    所以,这就不可能是金蝉子9次转世,

    沙僧被称为“久占流沙界吃人精”,几乎是见人就吃,吃人无数,而9个僧人和“无数”相比,简直微乎其微!说明沙僧的攻击目标是所有过路的人,而不是只针对和尚!

    因为沙僧没有食物吃,饥寒难忍,所以客观上破坏了早期的取经队伍。如果他是卧底,他就不会对菩萨说这些事,如果他是卧底,他混进去后就应该搞破坏!

    现在,当观音菩萨路过流沙河的时候,沙僧走上岸就捉菩萨,动机是什么?饿了,准备吃菩萨充饥。

    但在他得知是菩萨的时候,就收了宝杖,纳头下拜,说了自己很痛苦的现状,并向菩萨道歉:“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r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r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

    他受的罪最大,但他并没有向菩萨求救。

    我们再看猪八戒:“不期撞着菩萨,万望拔救拔救。”再看孙悟空:“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他们都是主动向菩萨说好话求救的。

    沙僧没有向菩萨求救,是菩萨主动要帮助他的。

    菩萨向他保证“教飞剑不来穿你。复你本职。”这两个条件时,沙僧爽快地答应了,并说“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这句话说明沙僧非常重视前程,生怕误了。

    然而,沙僧在取经路上的一贯表现,毫无卖力进取之心,又否定了他重视前程,他压根都没幻想再回到天庭去官复原职!就算后来封为金身罗汉,也没像猪八戒那样表示不满,职务高低无所谓。这就奇怪了,沙僧究竟要什么?

    菩萨的两个条件:1。教飞剑不来穿你。2。复你本职。

    既然沙僧不看重第2个条件,那么,他必然看重的是第1个条件!既然他这么看重第1个条件,就说明“七r一次,飞剑穿胸百余下”的痛苦,他已经无法忍受!

    玉皇大帝为什么要如此折磨他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打破了一个杯子么?不太可能!猪八戒调戏嫦娥也只是贬下界来,没有别的附加刑罚,(错投猪胎的责任是他自己,不是玉帝),难道沙僧犯的罪比八戒还大?

    如果沙僧真的犯了什么罪,他贬下来就应该去投胎!沙僧并没有投胎,这就说明玉帝没有用明文规定的天条来处分他。那么,沙僧在流沙河受罪,就只能说明是玉帝用的私刑!

    玉帝和沙僧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呢?有一首诗讲沙僧: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

    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r光,身披铠甲明霞亮。

    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

    “豪杰人家做模样”,沙僧是在地上修仙得道的,曾经是许多人的偶像。长得帅,功夫高,被玉帝相中,一步蹬天,做了万神主宰玉皇大帝的保镖兼秘书,并且允许他带兵器上朝。可见玉帝对他是最够意思的。

    孙悟空猪八戒的兵器都是老君炉子里炼出来的杀人凶器,正规军用品,而沙僧的兵器却不是的,是一根赶面杖,是哪的?是月宫里的,是月宫嫦娥家里的!

    “这般兵器人间少,故此难知宝杖名。出自月宫无影处,梭罗仙木琢磨成。”

    沙僧怎么会有嫦娥家里的赶面杖?莫非他在嫦娥家里吃过面?这个东西不要说人间少,就是天上也少啊,怎么就到他手里去了?!莫非他与嫦娥有什么关系?

    如果他与嫦娥有什么关系,他又怎么敢把这个证据天天拿在玉帝眼前晃?所以他与嫦娥应该没有什么关系,这就只有可能是玉皇大帝赐给他的,即使他与嫦娥有什么关系,最多也和猪八戒一样,依天条贬下界来。很显然,沙僧犯的罪比这要严重的多!

    并且,还不能公开宣判,那就只会是这样一种可能:他这个卷帘大将与王母娘娘卷到一起了!

    沙僧最有条件受到王母娘娘的引诱,而玉皇大帝出入月宫与嫦娥幽会时,就提供了他们幽会的时机。

    但有一次,玉皇大帝该去月宫时没去,是叫天蓬代替的,而沙僧与王母娘娘不知道,结果j情败露了,沙僧在慌乱中打破了一个杯子。

    猪八戒和沙僧这两个人都是那个时候贬下来,八戒g玉帝的小老婆,沙僧g玉帝的大老婆。八戒没g成,处分轻些,沙僧g成了,玉帝要把他的心捣烂才解恨!

    沙僧在流沙河变得丑陋无比,青不青,黑不黑,晦气s脸。已经是心死了,对什么都无所谓了,所以在取经中,他就没有什么追求,他最需要的是平静。

    回应 删除  洋葱亭 (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2011…04…20 19:08:06 (64)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唐僧是一个忠实的佛教徒,从小受的是佛教育,学的是佛理论,西游记第十一回说他:自幼为僧,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这至少可以说明唐僧的本职工作、业务能力都是不错的。但世俗的经验告诉我们:g一行精一行(外在行为),g一行厌一行(内在心理)。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熬的时间够长,那么,在外人看来,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就是这方面的内行!同时,也正因为你熬的时间长了,你的怀疑心、厌烦心就会越来越重。

    唐僧做和尚的时间长了,称他为圣僧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可他究竟有没有对自己的信仰怀疑过?动摇过?

    在乌j国的时候,一天晚上,三藏道:“徒弟们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这卷经来念一念。”行者道:“师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时的经文,那本不熟?。。。”三藏道:“我自出长安,朝朝跋涉,rr奔波,小时的经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闲,等我温习温习。”

    这也从侧面说明唐僧的基本功不太扎实,自上路以来,修行其实很少。谈到修行,唐僧并没有什么修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他只是在要赶路,要取经,要成佛。

    大家看西游记,总是赞扬唐僧不畏艰险战胜困难,这一点不假,尤其对他这个先天胆小,到最后还在惊呼“大王饶命”的人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然而,殊不知这种抗争精神,正是佛家所反对的!

    佛家讲放下,无执,无欲,无求,唐僧做到了吗?若真的做到了,他就该静心清修,而不该去取经!

    第六十四回,拂云叟与唐僧谈禅机时,讥笑他: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忘本参禅,妄求佛果,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什么?

    唐僧没有表示异议。他还是继续朝着他的方向奔,并且,他最终成功了,他的精神也得到了世俗的认可赞同,因此,唐僧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这种精神是世俗的,他的成功也是世俗的,如来封受给他的那个佛果位,仅仅只是一个职位,也是世俗的。并不是佛学意义上通过修行悟证成佛的。

    如果说唐僧有什么修行的话,在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就是他的修行,这种世俗的修行其实和我们大家一样,朝着目标前进,克服其中的困难,这就是我们的修行。

    因此,看起来作者是在写宗教里的修行,其实写的是世俗里的修行,是看唐僧怎样努力克服困难,获得一个职位。

    佛经上讲佛界是平等的,可西游记偏偏把佛界设计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组织。佛经上讲修行不要执著,可西游记偏偏把唐僧设计成一个坚定执著的取经人,佛经上讲普度众生,可西游记偏偏说取经是给唐太宗解灾的。佛经上讲明心见x自证成佛,可西游记偏偏说唐僧见如来倒身下拜后,由如来封授职位而成佛。

    是作者不懂佛学吗?不是,作者根本就不是在讲宗教,讲的是世俗,是社会,是组织。

    唐僧一心要奔向这个组织,从上路起,到到达止,这才是他的修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有没有对自己产生怀疑?产生动摇?有没有对他所向往的那个组织产生怀疑?产生动摇?答案是肯定的。这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第八十一回,唐僧病了,按说小病养几r再走也无妨,可偏偏唐僧打退堂鼓了,他要写一封信叫孙悟空送给唐太宗,他不去取经了!他决定放弃,这是他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产生怀疑动摇最大的一次,他也在不断地反省总结啊,这样走下去,究竟还有没有意义?

    从第九十一回起,离如来佛越来越近了,作者开头第一句话写道:话表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

    “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这句话放在第一句的位置上,就是“置顶”了,吸引大家的眼球,都来看看极乐之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从这个地方起到雷音寺,都是如来的范围。

    四众遇到一个和尚,对唐僧作礼道:“老师何来?”唐僧道:“中华唐朝来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搀起道:“院主何为行此大礼?”

    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

    唐僧笑道:“惶恐,惶恐!”

    居住在极乐之乡的善人,都指望修到中华地托生。搞笑不?!

    元宵节,众僧陪唐僧进城里看灯。有三盏金灯,缸来大小,每缸有酥合香油五百斤。三缸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将有五万余两,此间二百四十家香油大户甚是吃累。一过夜,佛爷现了身,油就没了。

    八戒在旁笑道:“想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众僧道:“正是此说,满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这等传说。但油g了,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g,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人家都要这供献。”

    收油的是三个犀牛精,他们究竟是佛是妖?不太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帮如来佛祖收油!自古及今都是这样收的,人们也都说是佛祖收了,佛祖既没有澄清事实,也没有惩罚他们,还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继续收!

    孙悟空降服了三个犀牛精后,二百四十家香油大户都来酬谢。唐僧吩咐道:“悟空,瞒着那些大户人家,天不明走罢。恐只管贪乐,误了取经,惹佛祖见罪,又生灾厄,深为不便。”

    “惹佛祖见罪,又生灾厄。”唐僧算是彻底认清了如来,他一有灾,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又是领导存心在鬼搞!

    第九十五回是捉最后一个妖怪玉兔精。第九十八回至结尾,是讲见真如成正果,夹在中间的第九十六、七回,讲寇员外,没有妖怪。

    作者为什么要在见佛祖之前安排这样一回没有妖怪的故事?许多人反映这一回没什么意思,不好看。错了,作者有意安排是有寓意的。

    寇员外是个有钱的大善人,从四十岁开始斋僧,直到六十四岁。斋僧,就是管和尚白吃白喝,二十四年间,已斋过九千九百九十六员,加上唐僧四人,正好一万名圆满。

    这个故事想说的是,你信佛斋僧,一圆满,立遭杀身之祸!钱财被强盗洗劫一空。如果不是遇到孙悟空,那个大善人绝对活不过来!孙悟空是个恶言恶语逞强好胜的凶顽之徒,作者却有意安排他在西游记中救活了好几个人!

    孙悟空当了十几年的和尚,基本上没说过什么善话,没积什么口德,为什么?他根本就不信佛理论那一套!如来佛理论提倡行善,唐僧天天把善字挂在嘴上念,你猜孙悟空怎么说的?“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一行善,命都没了。

    八戒、沙僧呢?信佛不?信如来佛理论不?跟唐僧做了十四年和尚,一句经也不会念!连装装样子都不会,我可以肯定地说,最后都成了正果的时候,他们还是不会念经!就这种业务水平的人,还不是在取经!

    其实,早在车迟国界过通天河时,唐僧问那些在冰上走的人往那里去,陈老道:“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

    三藏道:“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

    大家都失去了信仰,大家却都往那个不太信任的地方奔!因为有利,这才是正常的,理x的。

    (65)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唐僧来到雷音寺取了哪些经呢?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云:共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经名我就不复制粘贴了,占篇幅。具考证,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取的确实是这些经,不过这不重要,我们还是来看西游记。

    当时,唐僧在负责传经的阿傩、伽叶两位老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藏经宝阁后,两位老同志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三藏一听就傻了,他确实没攒什么钱,回答道:“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行者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八戒沙僧耐住了x子,劝住了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挑了两担,下山去了。

    这次传的是白卷。悟空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抠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

    四众急急回山。

    佛祖笑道:“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即叫阿傩、伽叶,再传有字的真经。

    阿傩、伽叶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再次勒索,佛祖已经表态了的,你再向谁告去?三藏无物奉承,只得把唐王亲手所赐的紫金钵盂送给他们,双手奉上道:“今特奉上,聊表寸心。”那阿傩接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伽叶才去传经。

    唐僧终于把经取到了。但是,准确的说,那几大卷,几大驮,几大捆,几大担,都是中华大唐国长安唐太宗收。唐僧不过是个邮递员,帮唐太宗送了一趟货而已。

    唐太宗天天盼他取经回来,好重做水陆法会,超度亡灵,以解杀戮之灾。终于盼回来了,太宗道:“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唐僧便于雁塔寺登台,方欲讽诵,忽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唐太宗只好又选高僧,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

    唐僧取的那个经并不是他的经,那是唐太宗的经,那些经里究竟写的都是些什么妙法,他还没来得急看呢,扔下就走了,他已经修成正果了,得快快赶去接受如来佛祖的封赐!

    唐僧的修行历程如下:

    1。由金山长老启蒙,(见附录)

    2。由观音菩萨点化,(见第十二回)

    3。由乌巢禅师传授,(见第十九回)

    4。由孙悟空具体指导,(穿c各回之中,太多)

    5。由如来佛祖封授。(见第一百回)

    如果唐僧没有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那他是成不了佛的。如果唐僧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又有孙悟空的保护,其实就可以成佛了。那么,有没有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与如来佛祖封授不封授,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所以大家看西游记都不太重视乌巢禅师这一段。

    其实呢,唐僧取的经,早在第十九回就已经取到了,他取的是乌巢禅师的经,这个经才是唐僧的。唐僧一直修行的就是这个经,这个经不是如来佛给他的。当然,如来佛也没那么死板,无论你学的哪一套,都是可以来任职的。

    唐僧一路上念的都是《心经》,无论他达到哪层境界,都是他自己个人的修为,这与如来封授给他的那个职务是两回事。好比我们今天学位与职位的关系。

    唐僧的学位达到了什么级别呢?第九十八回,凌云渡脱去凡胎,标志着他终于从一个凡人成了仙,这个仙大概是最低层次的,仅仅只是身轻体健,可以飞了,应该还不回具备孙悟空猪八戒那样的变化功能。

    唐僧脱去凡胎,是接引佛祖指导他完成的,这与《心经》的关系也不大,那么,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可见,这个经没别的法力,只是专门用来度过一切灾厄苦难的。

    前面我们讲过,神仙们的口诀都是些密码,一输入密码,程序立即启动,马上发挥功效,这个《心经》也是的,是由二百七十个字组成的密码,当遇到灾难时,须连续完整的一次x输入,一切灾难都可以化解掉。

    效果究竟如何呢?唐僧一路上逢各种大难小灾,做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经验证:一切ok!无一例失败,成功率100%。

    经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s不异空,空不异s;s即是空,空即是s。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s,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s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开头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和结尾的咒语,都是不翻译的,因为怎样翻译都不足以表达原意,所以g脆就不译了,他只表音,读音当然不是今天的普通话,而是古长安发音。

    如果确实不会读的话,我来注个音,以方便大家,我既不翻译,也不讲解,以免误导,我只是注个音。

    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音:给他,给他!把那给他,把那些给他!不提舍不得呀!

    此乃解灾渡厄之妙决也。

    (66)猪八戒为何老是要散伙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老是吵着要散伙,最严重的几回如下:

    第三十二回,(金角银角大王),八戒叫:“沙和尚,歇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伙,还往西天去哩?”长老在马上听见,道:“这个夯货!正走路,怎么又胡说了?”八戒道:“你儿子便胡说!你不看见孙行者那里哭将来了?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如今戴了个愁帽,泪汪汪的哭来,必是那山险峻,妖怪凶狠。似我们这样软弱的人儿,怎么去得?”

    第五十七回,真假美猴王,三藏倒在尘埃,行李不见踪影。沙僧伤心痛哭。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经之事,且莫说了。你看着师父的尸灵,等我把马骑到那个府州县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木,把师父埋了,我两个各寻道路散伙。”

    第七十五回,孙悟空钻到狮子精肚子里后,八戒喘呵呵的跑来,哭哭啼啼道:“师兄被妖精一口吞下肚去了!”三藏听言,唬倒在地。你看那呆子,他也不来劝解师父,却叫:“沙和尚,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开了,各人散伙。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长老气呼呼的,放声大哭。

    猪八戒要散伙的次数最多,有玉帝派来卧底的重大嫌疑,可细细分析,也不像。从天蓬元帅下凡的动机来看,应该是有目的和任务的,否则,天蓬元帅不会选择蟠桃大宴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去调戏嫦娥的。而从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表现来看,则并没有恶意破坏取经活动的行为。

    参加取经队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如果猪八戒是玉帝派来的卧底,那么,万一菩萨不要他参加取经怎么办?所以这就说不通了,猪八戒只有可能是玉帝派他来g掉孙悟空的,孙悟空当年压在五行山下,不能动,只有一个脑袋露在外面,而猪八戒的钉耙最大的作用是“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

    可后来孙悟空站着不动,把脑袋给他耙的火光焰焰,也不伤一点皮,猪八戒才怕他了。直到在车迟国闯入三清殿,那呆子爬上高台,把太上老君像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儿,你也坐得够了,让我老猪坐坐。”又把圣像扛出来,扔进茅坑里道:你平r家受用无穷,今r里也做个受臭气的天尊!

    到这个时候为止,表明了猪八戒弃道从佛坚定的立场,他是不可能再回到天庭道派去了的!那么,他为什么在取经队伍中又要屡次散伙呢?

    这有3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猪八戒只是在取经队伍将要倒闭的时候才要散伙

    在取经队伍情绪比较稳定的时期,猪八戒是不可能把取经队伍戳散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形势严峻时候的表现,猪八戒提出要散伙,多是在形势严峻的时候,往往是形势越严峻,猪八戒要散伙的念头越强烈。

    这就不能证明猪八戒是个j细,因为严峻的形势不是猪八戒造成的,猪八戒并没有破坏这个团队,是这个团队面临不可逾越的危机时,猪八戒错误地判断取经无望了,才产生了散伙的念头。这最多只能证明猪八戒不够坚定。

    你这个团队要破产了,我为什么要陪着一起死?我当然可以另找出路!所以,不能因为他多次要散伙,就说他是个j细。当然,你也可以说他素质低,经不起考验!

    在黄袍怪这一回,孙悟空不在,唐僧被变成了虎,沙僧被擒,白马被打伤,仅仅还剩下猪八戒一个,如果他真的是个j细,取经到此就彻底的结束了!事实上是他在最关键的时候把孙悟空请来的,有巨大的贡献!

    2)猪八戒并不欠观音菩萨的人情

    菩萨给参加取经队伍的每一个成员开出的价格如下:

    老唐:走到西天取经=正果金身(成佛)

    白马:驮老唐到西天=取消死刑

    老沙:保护老唐安全=不再飞剑穿心+官复原职

    老孙:保护老唐安全=从五行山下释放

    老猪:保护老唐安全=0

    老孙、老沙、白马都是犯了罪的,菩萨释放他们,他们完成菩萨j给的任务,这是等价j换。

    老猪并没有受任何罪,他还在福陵山吃人,也没有任何人追究他的责任,他是一

    个自由自在的妖怪,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加入的,菩萨答应了。

    因此,猪八戒什么时候要离开取经队伍,都不欠观音菩萨的人情,菩萨也不会追究他的责任,而那几个则不行!所以,一有困难,猪八戒第一个想跑,是正常的。

    3)猪八戒和他们几个不一样,他是有家庭的人

    唐僧、孙悟空、沙和尚都是光g一条,出远门没有家庭负担。猪八戒则不同,他是有家庭有老婆的。他每次要散伙,没说到别出去,是要回高老庄,就是取经结束了,他还是要回高老庄,说明他的家庭观念非常重!他是指望出趟远门打工挣点钱回来的。

    他最担心的是和尚做不成,老婆也没了,所以,只要取经队伍一遇到困难,他就想回去。

    猪八戒想散伙是由以上3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而不是想混进取经队伍搞破坏,如果他想搞破坏,菩萨就不会要他参加了。并且随时可以把他处决掉。

    参加取经队伍,猪八戒是主动的,那么,他为什么要主动参加呢?是何动机呢?是他信佛吗?

    第十九回,八戒道:“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

    如果猪八戒想信佛修行,他完全可以跟乌巢禅师修行,但他没有。他却愿意入观音门下,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不期撞着菩萨,万望拔救拔救。”他当时并没有受罪受苦,他要菩萨拔救他什么?

    疑问太多,把所有疑问联系在一起,只能得出这个结论:猪八戒弄不到吃的!

    别人吃饭,一般是一碗两碗,他一吃起码就是半锅!丈人老头子不要他这个女婿了,他在福陵山吃行人,估计也很难吃到几个。

    乌巢禅师大概也是个清修的人,房子也没有,住在一棵树上,猪八戒当然不愿跟他混,当猪八戒遇到观音菩萨的时候,菩萨说:“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怪物闻言,似梦方觉。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说:“我欲从正!”因为观音菩萨不是贫僧,是个富僧。猪八戒看中的就是这一点。然后菩萨才问他愿不愿意去保唐僧取经,呆子连说:“愿随,愿随!”

    猪八戒在福陵山当妖怪,自由自在,无难无灾,他却主动要当和尚,当了和尚既不念经,也不信佛,他要g什么?他要混饭吃!像他这种无条件要当和尚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生活过不下去了。

    (67)取经为何遭勒索

    唐僧师徒四人千辛万苦,走到了西天,四众对如来倒身下拜后,如来才叫阿傩、伽叶二尊者传经。阿傩、伽叶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公然进行勒索。

    告到如来处后,如来却说,这个事我知道,我下山,为别人念一遍经,才收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收少了!

    怎么办呢?没招!面对阿傩、伽叶的再次强行勒索,唐僧只有乖乖地就范,将唐太宗所赐的紫金钵盂送给了他们。

    阿傩、伽叶真的只是要勒索钱财吗?那个紫金钵盂究竟是铜的还是金的?这个还不太好说,就算是金的,和“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的差距还是很大,何况人家还只是念一遍,并不传经。

    按我们现在的标准,租一本书看,一天才一角钱,买一本最起码也得十块二十块,唐僧他一个用旧了的钵盂就能换回那一大堆经书?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阿傩、伽叶究竟是不是向他们要钱?

    分析如下:

    1。阿傩、伽叶作为如来的心腹,应该是不缺钱的,不至于做出这样的勾

    第 11 部分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