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PO原创市集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3部分阅读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作者:肉书屋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3部分阅读

    见了心里甚喜,得了钱买些好吃的给贾环两个吃。

    贾环又接着往下编,凡是男主文,一定要有至少两个备选女主,这女主一定要有才有貌,春兰秋菊各有其妍。情节起伏是必要的,矛盾冲突是必须的。

    于是男主家有个大对头是当朝丞相,时不时跟他家作对欲置其死地,男主为保家人,机智应对,旁边表妹表姐之类或出谋划策或温婉体贴各不相同,在一次次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中,男主和姐妹的感情一步步加深。

    “面对几位如花姐妹,公子将何去何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张五打住,敲起梨花板,狗剩端盘子收钱,依旧是有的人慷慨解囊,坐在后面的拔脚就走,等他继续讲时再回来。

    集艳情、阴谋、宫斗、宅斗于一体的故事愈发精彩,听众完全被主角命运吸引,纷纷猜测男主最爱的是哪个,什么时候干掉那个坏丞相。至于表姐表妹,各自有一堆粉丝喜欢。每天来听书的越来越多,张五得钱也越多,越发高兴。

    贾环知道故事进展到这程度,开虐的时候到了,每天晚上都写好多。

    大boss使坏,把主角派上战场,初次交战落败,男主失踪,表妹思念忧心过度,泪尽而亡,主角其实没死,后来男主打了胜仗立功回来斗倒坏丞相,功名似锦之时只见表妹清棺一具,最后只得娶表姐为妻,花烛夜泪洒洞房,虽功成名就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听者无不泪下,有听众强烈建议让表妹复活嫁给主角,也有许多人要求主角双艳齐收,顺便收了身边几个美貌丫环入房。

    本来这故事集狗血、小白、yy于一体,贾环编得自己都快吐了,偏听众还不知足,强烈要求主角充实后帏,把美女全收入房中享齐人之福。

    张五说:“这编故事有讲究,基本的一条就是除了不得影射朝政,重要的是不管怎么编,结尾得大团圆。改一下结尾不难,你只要让主角遇个神仙,让表妹复活,然后嫁给主角做平妻就行了。”

    贾环坚持己见:“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大团圆什么的太俗了。而且子不语怪力乱神,搞那神神鬼鬼的做什么。”

    逢恩人返家拜明师

    贾环最终按自己的原意收了尾,客人们大多惋惜落泪,个别人不乐意,一个年轻公子说:“你要是虐死女主,我就不来听书了。”

    狗剩悄悄告诉贾环说:“这就是那个天天坐在后排,讲故事时他来听,收钱时他就跑的那个侯公子。”

    “是他啊,一个吃白食的有什么资格对我的故事指手划脚?”贾环一脸鄙视连看都不看他。

    侯公子碰个钉子,拍桌子大怒:“爷来听你的故事是看得起你,你还好意思要钱,一身铜臭俗不可耐。你的故事又垃圾又恶心。”

    贾环毫不客气地给他一个字:“滚。”

    侯公子于是天天来白听,还指使人喝倒彩,捣乱。

    贾环懒得理他,在前世他在网站也遇上过这种情况,问有经验的老作者,答:“不理他,随他蹦去,众口难调,各有所好。那些一路支持你给你宝贵意见的,还有买v的那些才是你真正要重视的读者,其它的张三李四管不了也不必管。”

    一个肥头大耳的商人模样的人叫了几样细点一壶茶,请张五过来叙谈,寒喧几句转入正题,就是想要把这故事出版成书。

    贾环被雷得小躯一震,这狗血故事也能出书么?

    “价钱好说,但是要有条件。”书商提出条件,一是要修文,用词要雅正,除了特殊情况的对话,要用正规书面语。二是可以增添香艳情节,比如男主出征落败时,可以安排其遇见敌国公主,然后两人发展一段。

    贾环马上反对:“第一条好说,第二条不能从命,男儿立世,大义为先,怎么可以和敌国公主眉来眼去的?”

    书商不满,道:“这里哪有你个孩子说话的份?”

    张五顶着原创者的名来说书,并不想剥夺贾环的原创权,见他发表了意见,也跟着附和。

    书商只好说:“好罢,但是最后一条务必依我,就是结局一定要大团圆没有遗憾。”

    贾环还是坚决拒绝:“世人只知享齐人之福,却不知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感情才最是令人向往感怀,凭什么女子要从一而终,男人却可以三妻四妾,既然喜欢某个人要与他过一辈子,当然是一心一意,忠贞不二。吃碗里瞧锅里算什么?”

    “说的好。”邻座一个书生拍案叫好。

    众人扭头看过去,见是气度不凡的白衣书生,十八九岁的样子,相貌堂堂气宇轩昂,那书生过来,行了一礼,道:“在下昆山徐默,字徐文璧,听这位小哥所说,很合我的胃口,咱们交个朋友如何?”

    旁边茶座上一个人怪腔怪调地说:“徐大才子孤标傲世,居然和一个孩子交朋友,真是可笑。”

    那徐文璧转过身笑道:“这小兄弟年纪虽小,可是见解合我的胃口,象贾兄拿钱买功名又甘当衙门走狗鱼肉百姓,在下虽堕落,却不敢与贾兄这种人交朋友。”

    那姓贾的大人脸色一僵,转而又恢复如常,说:“上回令堂病重去世时,我帮着办了白事,你答应给我写字儿的,如今快三年了,你也该写了罢。”

    那个叫徐文璧爽快地一挥袖,道:“行,拿纸笔来。”

    顿时旁边的人围了上来,还呼朋引伴:“快来,徐大才子要写字,他的字千金难求,现在居然给那个贾化写字了。”

    又有人小声说:“贾化任典史以来不知做了多少欺家灭门的恶事,徐神童最讨厌他,怎么会给他写字?”

    “徐家败落一贫如洗,贾化趁机送钱为其母办丧,趁机索要徐才子的字。徐才子再傲气,境遇不好也不得不低头啊。”

    “呵呵,徐才子答应是答应了,拖了三年一字没写,可真对得起他。”说话的人带着幸灾乐祸的语调。

    贾大人的仆从立即展开一卷白纸,送上笔来,徐文璧笔走龙蛇,转瞬写了四个大字。

    贾化得意万分,命人将纸卷高高悬起,令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贾环也好奇地伸长脖子看过去,果然是好字,笔意纵横,骨气清奇,纵使羲之转世,真卿再生,也强不了许多。

    只是他写的是“雅闻超敬”四字,不知是何用意。

    贾环把这四个字琢磨一番,明白了其中意思,咧嘴笑起来。

    那贾化乐颠颠地拿着字去了,徐文璧鄙视地啐了一口,说:“总算滚蛋了。”

    又招呼茶房再上一壶香茶几碟细点,说:“不要让那俗人扰人兴致,在下想和这位小哥儿交给朋友,不知可否赏脸?”

    贾环赶紧站起来,道:“公子抬爱,小子荣幸。”

    徐文璧又问他:“你是不是看出我给那贾化写的‘雅闻超敬’四个字的意思了?”

    贾环笑起来:“公子写的那四个字半边用力,墨色浓重,另外半边墨淡,时间一长墨色褪去,字只剩下半边,就成了‘牙门走苟’,也就是衙门走狗的意思。可笑那贾化还自以为得计呢。”

    “哈哈……”徐文璧笑得狂放,惊得旁边的人莫明其妙。

    徐文璧又好奇道:“这些天我慕名来听这故事,觉得与别的那野话故事不同,是小哥儿编的么?”

    贾环不好意思地说:“为生计胡乱编个故事玩玩罢了,实在不能入大家之眼。”

    “小哥儿真是谦虚,那故事倒罢了,只是小哥说的男儿立世,大义为先,感情要专一,忠贞,实在是正合我意。”徐文璧行止狂放,用力摇着扇子说,“我素来张扬恣意,被人称为傲慢狂生,其实我对看不上的人用白眼,对合脾胃的用青眼看,对小哥儿就是用青眼。”

    贾环看他如此豪放,心里也很喜欢他,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徐文璧知道他的遭遇很同情,说:“我八月要去京里参加顺天府秋闱,如此我就带你上京找家人好了。”

    贾环感动的要望天流泪了,总算遇上个大好人了,现在离八月还有好长时间,他居然为了个素不相识的人提前进京。

    待徐文璧听说他的家庭之后,十分惊讶:“原以为荣宁二府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没想到居然出了你这么个人物,倒是稀奇。”

    贾环汗颜,想不到贾府的坏名声传得这么远,可是瞧他虽然看不上贾府,却没有反悔的意思,才放了心。赶紧下拜道谢,又求他把狗剩也带走,说:“他是我的恩人,将来我要尽自己的力量给他寻个好出路。”

    徐文璧脸色微变:“你年纪不大,就知道知恩图报,而他年纪也小,却有危急援手的义士之风,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大人更要有品性,就冲你们两个这人品,我答应就是。”

    狗剩很有眼色地赶紧跪下磕头,说:“我没地方可去,求公子收留,小人以后当牛做马……”

    徐文璧觉着这孩子是个机灵鬼,又有侠义心肠,也很喜欢他,给他取了大名,叫徐义,褒他侠义之行。

    但是,还不能立即出发,贾环的腿受伤后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医治,已经略有变形,还得重新正骨治疗。徐文璧祖籍昆山,自小有奇才,据说是三岁识字,五岁能诗,六岁能文,十三岁上就在县学试中高中案首,十八岁上已经是琴棋书画诗词哥赋无所不通,而且还通天文地理兵法军事,甚至连医药也颇精通。他亲自给贾环重新正骨,只是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个时代又没有麻药,直把贾环疼得晕过去。

    徐文璧看他受此磨难居然咬牙强忍,这样的年纪有这等坚韧,真是前所未见,从此对他更是另眼相看,着力栽培,此是后话。

    等贾环伤势稍稳定,天气也暖和,徐文璧带着贾环徐义搭船进京,看着两岸桃花初绽,迎着薰风,徐文璧坐在船头击节而唱:“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这狂放姿态,再配上这样的人物这样的风骨,吸引了周围许多人侧目而视,贾环更是看得目不转睛,彻底被他吸引。

    一行人进京顺利,到了贾府,先见了贾母,贾环失踪的事一直瞒着贾母,只说是到亲戚家暂住,贾母见他回来也没有多问。又去见了贾政王夫人,王夫人问了几句,又骂那歹人心狠,贾政有些憔悴,擦了擦发红的眼睛,训斥说:“都是你调皮乱玩,以致遭人掳掠,以后要仔细着,还不下去歇着去。”

    贾环回到屋里见赵姨娘,只见向来争强抓尖涂脂抹粉的赵姨娘,瘦得皮包骨头,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也全无神采,痴痴呆呆的样子着实可怜。

    看她这副失魂的样子,贾环心里一酸,赶紧命人把自己抬过去拉着她的手,赵姨娘狠狠眨眼睛,几乎不敢相信,又重重咬了一口手指,这才相信眼前这人是真的活生生回来了。

    贾环赶紧拿帕子包裹她的手指,一边说:“娘怎么下这么重口,看手指头差点咬断了。”

    “呜……”赵姨娘终于哭了出来,这些日子她也是度日如年,她一个女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攀高踩低处处势利的府第,还是个由奴婢抬举上来的妾,全凭儿子傍身,若是儿子有半点不好,她真的是生不如死了,眼看儿子回来,虽然吃了苦断了腿,好歹活着回来,终于又有了指望,总算活了过来。

    贾环见她哭了出来,知道她已经没事,才放了心。

    得到消息,探春也过来探望,虽然这事瞒着贾母上房,但是她心思灵敏,怎么会不知道究竟。贾环怕吓着小姑娘,对自己那段不堪的经历只淡淡提了几句,并没有细说,至于为逃命杀了绑架歹人的事更是只字不提,毕竟他现在是个小孩子,做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肯定引人怀疑,不是所有人都如赵姨娘那么蠢。

    虽然他不提,可是腿上的伤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当初受的罪,探春也抹起了眼泪。

    “你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告诉我,我想法子弄去。”探春稚气的脸庞写满关切。

    贾环看她真情流露,心里也觉得温暖,就说:“这两个月我误了好多功课,也没有写字,听说三姐姐那里有好字贴,借我看看。”

    探春看他知道上进又宽慰又心疼:“难得你这么想着读书,还是保重身体要紧,不要急于一时,而且近来家学里也出了事,太爷也很少去了,你不用急着去。”

    “出什么事了?”

    “家学里太爷唯一的孙子瑞大爷得了病,他这病也来得奇,而且越治越重,太爷哪有心情继续在家学授课呢。”

    贾环“哦”了一声,心里明白,这贾瑞滛心不死,居然把主意打到王熙凤头上,结果被她整得送了一条命,只是他这病会拖个大半年,这期间,贾代儒自然是无心上学的,该另寻师父才是正经。

    贾环有了主意,对探春笑道:“这回多亏了一人相救,这位恩公有大才,而且有奇智,他在济南可有名了,我给你说说他的事儿给你解闷。”

    探春笑道:“你还是养好身子吧,你的嗓子没有好腿也没好,等休养好了再说。”

    贾环的意思是请徐文璧住下做他的师父,贾代儒学问有限,为他启蒙尚可,进一步举业只怕不行,徐文璧有才,正好可以向他请教,一定要想法子留下他才是。

    又派丫头去二门上问,得知贾政亲自接见了徐文璧,对他很是敬重,贾环才放了心,看来贾政对他还有几分父子亲情,虽是面上严厉,心里却是高兴,无从表达,只将徐文璧这恩人当贵客,极尽感激之情。

    贾环趁机狠夸徐文璧,把他夸的天上无、地上稀,学问天下第一,人品地上无双,贾政捻须点头,贾环趁热打铁:“听说瑞大爷病重,家学里的太爷无心教授,可是学业是要紧事,不能耽误,不如请徐公子入塾。”

    贾政看他伤未痊愈,还惦记着读书上进,很是感动,又想那个只知道淘气的宝玉,若把那聪明才智放一分在学业上,将来功业不可限量。对比一番,决定支持小儿子上进,让那只知道吃胭脂玩香粉在内帏厮混的宝玉有点压力。

    贾环腿伤未愈,在屋里临字贴,写好了字命人送出去请徐文璧圈点。

    徐文璧是外男不能入内院,在外书房接到贾环写的字,不由得连连点头,赞道:“从生涩到普通工整,再到行云流水心笔合一,循序渐进徐徐变化,可见是个用心的,值得一教。”

    贾环盼着受徐文璧指教,不等腿伤痊愈,能勉强下地时就急着进书房读书,那迫切的心情与当初宝玉急着见秦钟别无二致,但是他可没有存着那种心思,毕竟两人年纪相差有些大,贾环对徐文璧只有感激崇敬之心,还没有那种非份之想。

    贾政看他急切读书,也觉得老怀安慰,命在二门外收拾了一间外书房给他用,方便先生出入。徐文璧因为要备考,本来家贫无依,正好也寻个安身之处好用心读书准备。两边安置妥贴,于是一边自己备考,一边尽心教导贾环,徐义也跟着听课,他底子薄但是人很聪明也知道用功,学了不少东西。

    按古代课程进展,是先用几年完成识字教育,然后开始正式学习经典,先读《大学》,在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领悟古人微妙之处。

    以上教程总共约五万字,但是加上朱子集注就远不止五万了,这些是考科举的必考课目,也是作八股文的基本功,要在十来岁时就要打好底子。

    然后读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连本文带朱子的注,都要背得滚瓜烂熟,将其化为骨血,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算揉碎了捏烂了也能浑为一体,能随口引用,任意挑出一句就要知道出处。还要融会贯通,发其微言大义,为圣人立言。

    这是相当辛苦枯燥的学习过程,比起现代学生只重不轻。

    然而这些是科举必考,而科举又是作官出头的途径,当官则是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学以致用的表现方式,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就是这个意思。

    赵真同学的劝学诗更是直白地表达读书人的理想。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流传千年的劝人读书上进的顺口溜,激励了无数读书人挤向科举作官的路,白头不悔。可见赵同学深谙广告学之道。

    这么多人挤独木桥,贾环不敢大意,虽然他背记能力强,又有前世的底子,很快通过了识字写字课程,可是进入经学课程,他就没这么轻松了,毕竟是文言古文,背起来有些吃力,好在他基础不错,人又有股子狠劲。而且徐文璧要求极严,恨不得激发他所有潜力,只要他顺利完成作业,第二天会布置下更重的作业,非要他达到极限才是。

    但是徐文璧教学并不严格按着程序来,而是根据学生特点做适当调整。贾环已经七岁,字认了不少,也知道用功,可是毕竟年龄小,还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要务。所以,他不讲四书,先讲《诗经》,不要求强记,只进行艺术熏陶启发学生想象力。

    一边教学生背记一边讲评意义。语调舒缓:“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总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就是说,孔夫子认为只有经过诗经教化的人,才能言辞文雅,才有资格事君父,登朝堂,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贾环听他将《诗》的意义讲得如此重大,自然也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学,前世里他也学过一些诗经,现在听徐先生摇头晃脑,语调抑扬起伏地讲述诗经,好象把自己带到那个重视礼乐教化的古代与圣贤神交,先生讲得入神,学生也听得入迷。

    徐文璧不但通古今精经书,而且杂学旁收,这精通杂学方面倒与宝玉颇象,只是他能把所学杂学与经典融会贯通旁征博引,讲起来趣味横生,比那老气横秋的贾代儒更吸引人。

    有此良师,做学生的贾环学业进步的很快,不出半年,已经完全通览《诗经》。

    问生计忧国忧民

    贾环学业进展顺利,经过这次历险,贾母对他略重视了些,亲自吩咐了多派小子伺候,罢免了失职的顾三和赵阳,改派舅舅赵国基跟上学,又用了赵姨娘的内侄钱槐做伴读,再加派了四五个小厮。

    也就是说他到外面去至少得有四个仆人跟着,安全性大大提高,有得必有失,这自由度当然就没了。

    贾政也对小儿子重视了些,见贾环不愿细谈当日被掳详事,以为他有心理阴影,不忍心再刺激他,所以没有细问,竟然没发现这么个小孩子居然可以自救,更不知道他杀人之事。

    贾环借机又添加心腹。奶娘卫嬷嬷有个小儿子名卫三儿,比贾环大一岁,她见小儿子聪明,希望他能有出息,又上不起学,所以想让卫三儿做贾环伴读,能蹭着读书,以后也长些出息。

    还有一件好事就是,经过这次历难,贾环瘦了许多,包子脸变成了瓜子脸,平添几分清秀柔弱之姿,揽镜自照,窃喜自己提前跨入帅哥行列,赵姨娘不认为富态的包子变成瘦瓜子有什么好,那是受苦无福的铁证,心疼得如摘了肝肺,把他揉在怀里又大哭一场。

    心疼之余又心里暗恨,埋怨王夫人表面跟菩萨似的,其实根本就没有对搭救庶子的事上心,巴不得他挂掉呢。当然这话她只敢无人时给贾环说。

    贾环听了直皱眉头,这赵姨娘是聪明还是糊涂,说她糊涂她能想到这一点,说她聪明却不知道这种话该烂在肚子里,且不说王夫人这人怎么样,就算她不是啥好东西,你一个小妾放在心里就是了,这样说出来岂不是找死。

    “你真是糊涂了,太太是何等尊贵的人,不但家世煊赫,而且自己有儿子,还有女儿当贵妃,哪里会分心思在你我这样的人身上。害了我,她能有多大好处?如果事情败露,她名声扫地,她怎么会做这种蠢事?

    现在我已经平安无事,你就安份些,想活命的话,有什么话烂肚子里别说出来。”

    赵姨娘被他连哄带吓,也知道事情轻重,不敢再多事。

    这时,家学里贾代儒唯一的孙子贾瑞已经一命呜呼,丧事过后,贾代儒为生计也不得不拖着老迈之躯撑着进家学继续授课。只是宝玉和贾环都不大想入学,宝玉是不喜读书,贾环是觉得家学太污糟学不了多少东西,正好出了被绑架的事,让人觉得家学不是什么安全之地,贾母溺爱宝玉,也不打算送他入学,于是贾环也跟着上起家里蹲学堂。

    这年冬底,林如海身染重疾,写书接黛玉回去,贾母忧心烦闷,忙着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帮不上忙只会添乱。

    “我不让林妹妹走,别让林妹妹回去。”

    这种混话别人只能当他孩子气,人家父女之情哪有拦阻之理?

    宝玉又闹:“不嘛不嘛,不让我去,我也不让林妹妹走。”说着,赖在贾母怀里打滚不起来。

    王夫人斥他:“小祖宗,你别闹了,本来你林妹妹心里就不好受,你还闹。”

    贾环对他这样还真看不惯,虽然是率性真情,可爱是可爱,却是丁点用也没有,只会随性子闹,尽说些没脑子的话,不知道长大些会不会好点。

    还是贾母有办法,只一句:“你去跟你老子说,他同意你去我立马让人给你备船。”

    宝玉不敢吭声,再怎么不自在,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黛玉回扬州。

    且说贾琏送黛玉回扬州,这里贾家又出了事,宁府的蓉大奶奶秦可卿病死,从里到外都是素白一片,哭声震天。

    许多族中人贾代儒、贾代修,贾赦,贾政等都来了,贾珍哭得泪人一般,直说秦氏好处,问及丧事如何料理,贾珍只说:“尽我所有罢了。”

    也就是说,为办秦氏丧事,他愿倾尽所有,把家底掏空也在所不息。

    果然他说到做到,恣意奢华,挥金如土,为了寻好板子做棺材,挑来挑去不满意,最后选定一副千两银子也没处买的纹如槟榔,味如檀麝的好木,据说做了棺材万年不坏,是忠义亲王曾经订下的,非常人可以享用。

    还是贾政有点脑子,觉得太过份了,于是出言相劝,可是贾珍哪里肯听,还花了大笔银子为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只为丧礼上好看,就这样还不足,又柱着杖过来请王熙凤帮着料理里面,务求尽善尽美。

    这一切,贾环冷眼旁观,暗自不耻其为人。儿媳妇死了,做公公的如丧考妣,死了爹娘也不过如此,就不怕别人有想法?

    贾珍和儿媳秦氏的j/情已经不是什么隐秘了,被仆人在大门口大骂“爬灰”,真是丢尽颜面。现在秦氏已死,他也该趁机撇清丢开手,在族人和宾客面前维持体面,没想到他掩饰不住,只把对秦氏之死的悲痛表现在外面,根本就不考虑别人会怎么想。

    难道他对秦氏有“真爱”?

    或许他对秦氏有几分真情,见她逝去,悲痛难以自抑,也无心在人前掩饰,恨不得倾其所有为其大葬,聊以寄托哀思。就好象顺治帝强抢弟媳董鄂氏,在她死后痛不欲生,丧礼也极尽奢华,还不顾群臣反对追封为皇后,

    可是,就算真的有情,也不能抹去其乱囵违礼枉顾亲情的罪过。

    难道这贾珍也是看多了琼瑶奶奶爱情文的现代人穿过来的?信奉爱情至上爱情无罪,为了爱情置伦理道德,亲情,舆论,甚至外头的脸面于不顾,也许他也曾经过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最终还是选择了“爱情”。

    象这样放弃一切,甚至连脸面连亲情都不要的“爱情”,也算不得什么神圣、伟大。

    贾环对贾珍这样的“情种”横竖瞧不惯,反感的要命,本来他还曾想过如何挽救贾府败落的命运,现在又动摇了,贾府如此滛奢,上下人等只知享福不知上进,尽出些无耻不肖子弟,这样的家不败真是没天理,救他做甚。

    可是贾府败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象黛玉探春这样纯真美好的女子也难免悲剧命运。

    包括他自己,若没了家族庇佑,死了都没人管。上回被绑架胁迫,已经让他深刻体会到权势的重要性。

    这里秦氏丧事未过,赵姨娘又生事非,悄悄对贾环说:“听说蓉大奶奶是上吊死的,而且她身世很可疑,谁会从养生堂抱个女孩儿呢,还嫁到贾府这样的门第,全家上下把她捧得象珍宝一般,听说她娘家来头很大……”

    贾环喝止她:“你快闭嘴,这话不要乱说,如果听到有人议论,你立即回了太太。”

    赵姨娘不解,贾环指点她:“你不是想着在府里立个体统么,要立威得挑时候挑事情,这事就是立威的事,你不要成天找奴才生事,如果听见有人议论蓉大奶奶的事,立即喝止他,若是他们不听,你就回太太,这事谁都不会说你不是,反而会说你有脑子。”

    赵姨娘纳闷,听他说的肯定,也只得先放在心里。

    贾环也过怀疑秦氏的身世,看家里埋了个不定时炸弹,心里更烦。

    徐文璧很快发觉他闷闷不乐,问他怎么回事。

    贾环对他是无话不说,道:“家里上下人等只知享福,不知筹划,更有那不肖子弟败德坏行,眼见家门危机在前,败亡难免,前有险阻,后无退路,心里着急忧虑又没有法子可想,所以心烦。”

    徐文璧早知他见识不凡,没想到他居然身处富贵中能思危思安思退,与那些只知享福的纨绔真是不一样。

    “你能想得远也是难得,只是世路穷通有定,非人力所能勉强。”

    “难道我就这么坐看家族败亡吗?”贾环愈发烦恼。

    徐文璧打开书房窗户,看向更远的天空。远处的天空灰蒙阴暗,有风雨欲来之势。

    “你忧心家族命运,只是担心自己不能永享福贵。你可知外面更广阔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贾环肃然听讲。

    “北边,鞑子连年入寇,侵犯山西辽东一带,我朝大军居然不敢与敌对阵,一仗即溃,如土鸡瓦狗一般,竟放任鞑子烧杀抢掠,掳我子民夺我财富,甚至还杀害平民冒充敌首谎报战功的。”徐文璧说着激动起来,双眸发亮,挥舞拳头。“还有云贵川之地的蛮族土司,不服教化借机反叛。广大百姓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一年辛苦难得温饱,而富贵豪门抢取豪夺,吞并土地,百姓没有安身立命的土地,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这些流民就是埋下大乱的隐患。

    再看朝中j相当国,蒙蔽圣听,党派林立,内斗不止,一心为国的人少之又少,只知争权夺势苟且偷安。殊不知如今天下表面看上去是盛世,其实狼犬遍地、民不聊生,国运垂危矣。”

    贾环头一回听说这话,陷入巨大震惊中,他来这里眼见耳闻,无不是富贵安定的太平盛世,哪里想到外面更广阔的地方,在那看不见的地方有多少人痛苦哀嚎,妻离子散。而他的眼光心思只放在这小小一方天地,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保持家族的安富尊荣,如果把自己摘出来继续过好日子。

    贾环脸上阵阵发烧,羞愧地看着师父。

    徐文璧看着远处的天空,好象看见远处有无数饥民呼号,眼里盈上一眶泪水。半晌才恢复过来,抹把眼睛,转过身神情严肃地说:“你盼着自己家能长久尊荣,就算是圣眷永远,可是处在这大乱将起之世,一家一姓的平安富足,又如何独善自保呢?”

    贾环沉思起来,从此眼光放在更远处,心胸更加宽广,虽然对未来的路仍然有些看得不大清楚,可是原先那些浮躁和不安,已经统统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有出息,有机会则兼济天下,没有路子也可独善其身。

    徐文璧见他心结难解,时不时带他出门逛去,只是并不只带着他去那繁华热闹的地方,而是带他去那市井小民之处,让他了解民生。

    京城热闹之处就在大庙,城里以隆福寺和护国寺为首,城外以城隍庙为主,每月开六七天,京里人到这庙中游玩买东西,习惯叫“逛庙”,自前朝就很热闹,传至百年,更是繁华。每天营业额相当大,所以叫“大庙”。

    庙上生意,也就是金银铜磁玉器摆设,古董、吃食、衣服,还有耍把式卖艺的,另有卖花木的,摆得满满当当,花香宜人。

    贾环看到大廊庙会上各种各样的新奇东西,觉得眼睛都不够用,玩得不亦乐乎。

    徐文璧带他出来逛可不是只为了玩来着,拿起一个可爱的可以做枕头的布老虎,问道:“这个东西多少钱?”

    “五十文。”

    徐文璧转向贾环,笑问:“你觉得这个价钱如何?”

    贾环长在大宅门,哪里知道外头的物价行市,只得摇头:“不知道。”

    徐文璧给他解释,京师钱价,纹银一两可兑钱六百,贵贱在零几与十之间。因为用银子要看成色称重量,使用起来不便,所以一般小民都使制钱交易,而小民上税时却得用银交易,这银与钱转换间,普通小民会多受一层盘剥。

    那个卖布玩意的小贩,还有旁边卖花的老农都点头称是:“这位公子真是个明白人。”

    徐文璧又告诉说,正常年景粮价是一石米需银一两三四钱,年成不好时一石粮两三两甚至四五两,最高时达到七两二的高价。

    贾环心里盘算一下,现在是好年景,这样的物价水平,五十文一个布玩意实在是贵了,再问旁边卖花老农,芍药一盆一两三钱,牡丹更贵,白海棠六两,最便宜的紫薇丁香也是两钱银子一盆。

    “老爷子,您这是抢钱是不?”贾环有些不满。

    小贩笑了:“这位哥儿可见是大宅门里的,您看看这庙上的货,哪个不贵?”

    庙会上的买卖即非行商也非坐商,看似流动商贩,其实是有名头的字号生意,租了庙上固定地方设摊,会期一过就收起来打包拉到另一个庙去卖,规模不小。更多的是那些小商贩。

    贾环用粮食价格换算,这庙上的卖的东西无论卖家规模大小,着实不便宜。

    贾环也是有脑子的,知道徐文璧引着自己问价定有深意,当即谦虚求问:“这些东西原料便宜,卖价这么高,想必利润不错吧?”

    小贩苦笑:“哪里有利润,勉强糊住嘴罢了。”

    小贩们告诉他究竟,原来京城中有皇店私店,也就是以皇家的名义开的店,由太监经管,所得供应内廷花用。这些太监耀武扬威,看上什么东西就低价强买,敢有不从,一句“藐视天威”的大帽子扣下来谁敢吱声?不仅如此,太监们还开设私店,大肆搜括,更在各门设下重重关卡收税,从米粮酒醋到针头线脑,只要进得京城就无不收税,弄得商贾止步,贩夫侧目。

    京城地界上做点生意着实艰难,可是不进来做生意,又如何过活?这赋税徭役又沉重不堪难以承受,朝廷为了捞钱,田赋预先收到了三四年后,有的地方甚至收到十几年后了。京城是天子脚下,消费力还是强的,也只得任由内监盘剥搜括。

    贾环还是头一回知道这些事情,没想到天子脚下的小民居然也如此艰难,目瞪口呆了一会儿才说:“难道这些事没人管吗?”

    救落难疑云重重

    第9章

    贾环还是头一回知道这些事情,没想到天子脚下的小民居然也如此艰难,目瞪口呆了一会儿才说:“难道这些事没人管吗?”

    “皇店早在太祖时就有了,向来由太监把持,那些太监自己弄私店挂着皇店之名还把持关卡盘剥小民,都是伺候皇上的人,谁敢老虎头上拔须。”徐文璧一针见血指出关键,根子还是在宫里,大臣们只顾自身平安享福,哪里愿得罪皇帝身边近侍。

    贾环知道这些掩盖在太平盛世下的污遭事,心里更闷了,徐文璧愤慨不平,也没心思再逛,两人带着小厮们离开大庙到别处逛。

    护城河两边垂柳依依一片葱葱郁郁,两人默然沿着河岸行走,谁都没说话。忽然贾环想起一首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怎么不念了?”

    贾环笑了一下:“空有补天之心,却无补天之才,白白感叹也没什么意思。”

    “就算无补天之才,只要有补天之心也算没白读圣贤书。有机会时能出一分力是一分,也算尽人事了。”

    两人边行边说,渐渐放宽心怀。

    却见前面一堆人围着议论,近前去只听有人说:“真可怕啊。”

    “真是缺了德了。”

    贾环又犯了好奇,凑过去问:“出了什么事?”

    那围观的人有知晓事情始末的,见有人问八卦,感觉很有存在感,吐沫横飞说起来来。

    原来有个有权势的少爷看中了一个姓张的财主家的小姐,派人求亲,可是那家小姐已经许了人了,是个守备之子,那蛮横少爷硬逼着退亲,结果长安节度使云光和那守备说了,逼着守备回收聘礼,可是贪财的父母养了个重情义的女儿 ,那张小姐听说父母退了前夫改聘他门,就一条汗巾寻了自尽,那守备之子也是个情种,也投河殉情了。

    贾环看着这从河里捞出的尸首,心里不忍,也洒下几滴同情泪。

    徐文璧冷冷地说:“那个混账云光是金陵王家的交好吧?”

    贾环这才反应过来,就是王熙凤送了秦可卿的殡后在铁槛寺弄权,收了人家三千银子,去信给云光活活拆散一对小情侣,断送两条年轻的生命。

    想到王熙凤日后悲惨的命运,贾环心里有不忍,可是现在见她的贪婪狠毒造的这孳,又觉得她活该,做过的孳就该付出代价受到惩罚,只可怜那无辜的巧姐没了母亲还被卖到青楼。

    大人作下的孳报应到孩子身上真是令人感叹。

    “云光一个长安节度使,竟做这种拆人婚姻的绝户事,真过份,看他以后什么收场。”贾环不好说凤姐,便把云光排喧一顿。

    “可不敢这样说,人家可是大官。”围观的人有好心的劝他不可惹祸上身。

    “他这么差劲我还说不得么?”贾环毫不退让。

    跟着的徐义机灵,怕惹事端忙把他拽离这里,劝道:“那云光是王府的旧识,王家又是贾府的亲戚,公子是贾府公子,可不敢这么混说。”

    贾环听了劝,只得离开护城河往回走。

    路边一个少年听到他胆敢当众指责节度使云光,便拿眼盯着他看,贾环注意到他,上前问道:“你看我做什么?”

    “你是贾府的少爷么?”

    “是的。”贾环看他衣衫破破烂烂,脸上沾着血污,腿上还有一处伤口,很是狼狈的样子,说他是乞丐,可是他的气度有些不凡,说他是贵公子却狼狈不堪,难道是和自己当初那样遭了劫匪?

    贾环顿起同病相怜之感,蹲下问道:“这位哥儿可是遇到劫匪了?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那少年用眼细细打量他一番,半晌才说:“你胆敢当众骂云光,看来是个有担当的,也罢。你只要替我送个信去就行。”

    “好啊。”贾环马上答应。

    那少年沉吟半晌,才扯下衣襟写了血书,只有一个“景”字。说:“你把这个交给国子监祭酒李琰大人,切不可让人知道。”

    贾环接了血书暗中纳闷,这少年这番举动和自己当初被胁迫时自救举动竟如此相似,想必他也有难言之隐。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当初受的如堕地狱般的罪,贾环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

    贾环不顾赵国基,徐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