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PO原创市集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莫笑农家腊酒浑第2部分阅读

      莫笑农家腊酒浑 作者:未知

    莫笑农家腊酒浑第2部分阅读

    ,再来找儿子。

    齐宝儿这年刚刚五岁,齐长春便开始教他读书念字——看来齐长春的确是个念过书的,只是不知怎么不去考取个功名,却在这里种田为生。

    虽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把他国内的百姓,按职业和所服的差役僵化地划分为军民匠灶四大类,但是并没有说这四种人在守着国家分配的职业之外不能考取功名啊。

    有很多地位低下的贱户,都寄望于自己的子孙考个功名,不但光宗耀祖,也能摆脱贱籍的身份。

    而种地的农民,也一样有着各种划分,比如归于那四种户籍内的菜户、米户、渔户等等的。所以农民希望靠读书中举来改变命运和地位的想法,应该更强烈才是,怎么齐长春却不这样做呢?

    不过齐敏儿并不知道这家人到底是什么户籍,哪怕自己的名字已经定为了这家的养女,登入了黄册。

    这黄册大概类似于现代的户口本,上面登记着一户男子的成丁或不成丁,以及女子的大口、小口等详细资料,齐敏儿应该算是小口吧。

    不过按说看齐长春教齐宝儿念书的样子,就算不是满腹经纶,也该是饱读诗书的,怎么会沦落到只能以种地为生这步田地呢?

    不过时间一长,齐敏儿也就明白了。

    因为有一次,齐宝儿在他爹让他考取功名时,也问了类似的话——“爹,你老让我考取功名,怎么你自己不去?”

    结果齐长春把眼一瞪:“我去考功名,谁下地干活挣钱养活你!”

    没错,考功名也有一辈子考不上的,就像《儒林外史》里的那些老童生一样。看来齐长春还算是个务实的人。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可能齐长春的父母死得也早,让他不得不过早地担起了养活自己的任务,不能靠父母了。

    想想现代人往往一直被父母养到大学毕业后成为啃老一族,这齐长春还是很有男子气概的。

    不过齐宝儿一看就不是个喜欢念书的人,听了父亲的话后非但没有一点感激的意思,反而道:“让我和娘来养活你嘛!”

    齐长春大怒,把桌子一拍:“胡说些甚么!我还会你们来养活我吗!你也给我听好了!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不能靠妻子儿女养活,万事皆要靠自己!等你老了,再说什么靠儿子的话吧!”

    齐长春难得发一次火,齐宝儿被他一吓,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只好苦着脸继续背他的四书五经。

    不过齐长春的教育方法也有问题——齐宝儿才五岁,一上来就教这么难的东西,如同揠苗助长一般。按齐敏儿的想法,怎么着也该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学起吧!

    不过看齐长春的样子,似乎是等不及这样教了。

    但是这样也好,齐宝儿起码没什么时间总是来撩拨齐敏儿了,也让齐敏儿乐得清闲一些。

    到了冬天,齐敏儿的走路方式已经从颤颤巍巍进化到跌跌撞撞了,说话也流利了很多,齐宝儿更是多了一个同学。

    这个同学是齐宝儿的堂兄齐福。齐福的父亲齐永春与齐长春是亲兄弟,而且是比邻而居。只是两家人平日里绝少走动,齐敏儿也是因为齐永春上门让齐长春教自己儿子念书才知道,原来隔壁还有着这样一门亲戚。

    不过这家人的起名水准,实在是让齐敏儿不敢恭维。

    齐永春和齐长春分明是一个意思,齐家老太爷的起名创意也太贫乏了吧!而且齐福这个名字,怎么听怎么让人联想到“齐人之福”,虽然自元代以后,没有功名者也可以娶妾,但是齐敏儿对于一男多女的婚姻制度还是没什么好感。

    不过看看两家人近在咫尺,但齐永春却是从来也不上门来,齐敏儿也知道两家人的关系其实不怎么样的。

    但是两家人家看起来毕竟是亲兄弟,那晚齐永春上门时,齐长春夫妇对他还是很客气,当齐永春提出要齐长春教自己儿子念书时,齐长春却没有推脱。

    待齐永春走后,文氏却有些不悦,对丈夫道:“当年咱爹去世了分家,他尽得了好处,只与你几亩地,分明是欺你只会读书,要等你日子艰难了,他再把这几亩地也买了去。”

    齐长春道:“都是过去的事了,何必再过多计较。再说这事多半还是我那嫂子窜掇的,何必都怪在我大哥身上。”

    文氏道:“偏就是你仁厚,你嫂子再吹枕边风,最终拿主意的还不是他!”

    齐长春沉默了片刻,又道:“便是他们做父母的有甚不到之处,福儿却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在咱爹面上,也就罢了。”

    文氏道:“福儿今年才十三岁,谁知道长大了是个什么样,若与你哥哥一样,岂不没的寒了咱的心。”

    齐长春笑道:“那更要好好教导他才是,怎能看着他变成那样刻薄的人。”

    文氏道:“啊,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说你大嫂刻薄。”

    齐长春道:“你这回又来装什么好人,平日里你还不是这么想的。”

    文氏道:“这会子你也这样说我,可知我平日里便也是个刻薄的人了吧。”

    齐长春搂着妻子,笑道:“有我这样不知节俭的汉子,也亏得有你这刻薄的婆娘,如若不然,咱家还不早就坐吃山空了。”

    齐敏儿在一旁听着,也大略猜出几分来,想是那齐永春的妻子是有些刻薄的,所以齐长春夫妇才对她颇有微词,甚至拿这个词来互相打趣。只是近几年可能表面上说得少了,所以齐敏儿一开始也不知道,直到齐永春上门,这才知道还有个“大伯”在隔壁。

    而齐长春之所以会去种田而不念书,只怕也与这兄嫂在分家之后对他的刻薄所致。而齐长春如今不计前嫌,答应教侄儿念书,也算是仁厚了。

    齐敏儿躺在这边的小床里想着,那边的床上却又传来让她脸红心跳的声音——没办法,谁让她齐敏儿只是个一周岁多的孩子,人家大人干些什么事儿,也不必避讳她不是。便是五岁的齐宝儿,齐长春夫妇在办事的时候也会先把他哄睡着——比如现在,齐宝儿顽皮了一天,刚才听着大人说话,早就烦了,所以睡得也很早。

    于是齐敏儿只得在这一阵阵激|情四溢的声音中闭目养神——就目前而言,还是了无睡意的。

    齐敏儿忽地想到,那些同样身为穿越女的人,难道就从来不曾这样尴尬过么?看来胎穿的坏处,就在于被迫充当限制级演出的观众或听众啊!

    从那天的次日起,十三岁的齐福便与五岁的齐宝儿做了同学。

    齐福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长得却比齐宝儿壮实多了——这种壮实不是年龄的差距可以填平的。依齐敏儿看来,除非齐宝儿特意去健身,否则想要赶上齐福的块头,那是挺难了。

    不过看齐长春和齐永春兄弟两个,似乎都不是很健硕的人啊,是基因突变?还是隔代传?总不会齐永春的妻子,是个母大虫型的吧?

    不过想想齐长春先前的话,齐永春很有可能是个畏妻的,那他的妻子是个膘悍之人也是有可能的啊!

    不过虽然齐福块头大,脑筋却是不笨,齐长春教的东西,虽然做不到举一反三,但是触类旁通却有时也能做到。齐长春对齐福的表现很是赞赏,之后对齐宝儿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你看看福哥儿,你怎么就差着人家这么多?”

    齐长春经常对齐宝儿这样说。

    齐敏儿听了也只有无力——这样的教育手法是不可取的啊,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啊!

    前世因为做过家教,所以也曾略看过儿童教育方面的书。如今听到齐长春的话,齐敏儿只能暗自祝福齐宝儿了。

    不过齐宝儿好像浑不在意的样子,只说自己还小,比不得已经十三岁的齐福——没想到齐宝儿年纪小小的,倒是辩才无碍。

    这话说得也是在理,只是齐长春不跟他说理,只用巴掌招呼——古代的孩子比现代的更没有人权啊!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古代更是真理一般的存在。

    齐敏儿不禁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没有穿到一个男人的身上。虽然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总算不必为了出仕而学那无聊的八股文了。

    齐敏儿在前世是看过几篇八股文的范例的,看得她泪流满面——这是什么样的天才才能作出来的东西啊!

    第六章 架空历史

    作一个女人,真的挺好!

    而且如今好歹是明朝前期,据说裹小脚的风气是从明中前期开始盛行的,而看文氏似乎没有裹脚,这实在是一大幸事啊!希望自己也能摆脱这样的厄运吧!

    但是世事的发展,大大地出乎了齐敏儿的意料。

    这不是说自家这一亩三分地的事,而是说天下大势。

    在燕王朱棣起兵后,在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居然没有按历史上那样派耿炳文和李景隆为主帅讨伐,而是派了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为主将,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小舅子郭英和盛庸为副将,一起北上。并且调云南的黔国公沐晟领云南兵入京师,以为后援。

    于是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朱棣便被消灭了,落得个赐死的下场。他的两个儿子,也被圈禁了起来。

    这样大跃眼镜的结局,让齐敏儿有点不知所措——本来还想着自己是学历史的,就算以后做个小老百姓,也能够趋吉避凶的才是。但是现在历史完全变了个样,让齐敏儿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这是因为自己的穿越而造成的蝴蝶效应么?

    但是齐敏儿怎么也想不通,只有一岁的自己,能造成什么蝴蝶效应。

    难道自己的亲生老爹或者老妈,是与李景隆有什么关系的不成?

    但是这一切齐敏儿是无法知道的,她所知道的,只有那些如同小道消息般的街头巷议。这还是别的几个妇人闲暇时来窜门子时闲聊聊起的。

    本来女人之间闲聊的话题应该都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但是这造反的事实在是太大,所以偶尔也有那消息灵通的,拿出来卖弄一下。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齐长春和文氏两个人是肚子里有些墨水的,与他们往来的人,也不尽是些只知一饱俩倒的俗汉。特别是齐长春,与他相识的人里,还有两个书生,似乎曾是同窗,一个姓马,一个姓张。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也知是万年落榜的穷酸了,动不动就来个圣人曰,古人云什么的,完全的腐儒一个。

    但好处是这两个书生似乎常往城里去,或者说就是在城里做私塾教师什么的,从那里能得到一些新闻。

    有一次,他们就谈起了当朝的宰相姚广孝,说是徐辉祖征伐有术,也全靠着姚广孝运筹帷幄。

    于是齐敏儿再度华丽丽地囧了——这一次她的直觉告诉自己,如果这个姚广孝不是穿的,那至少建文帝或建文帝身边的人,一定有一个是穿的。

    只有穿越过来的人,才会知道姚广孝是什么人,才会慧眼识英才,提前笼络住他,让他不去相助朱棣。

    齐敏儿在自己穿越后,对于穿越这回事已经不如以前那样视为不稽的yy了,所以见到这样的事,马上就联想到另外有人穿了。

    然后齐敏儿足足考虑了三天,在想以后是不是要去认个亲,让这个同为穿越人士的人照顾一下。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因为实在不知道这个人的人品如何。而且万一是皇帝的话,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同行是冤家。万一对方认为穿越者只能有一个,自己一个弱女子,怎么禁得住人家消遣。

    所以还是老实点,安安分分地过日子吧。

    而且建文帝这边取胜的好处是,自己家这块儿不会受到战乱的波及了。

    从当年遇到那个传递消息的士兵的情况来看,齐家所住的这白河村,应该在南京以北,而且没有过江,甚至有可能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如果朱棣取胜,一路南下,那打起来的话,一路上只怕要玉石俱焚。

    好一点的说,是要背井离乡去避祸,坏一点的话,说不定就家破人亡了。

    所以说稳定才是王道啊!

    而开了春后,齐敏儿虚岁三岁了,齐福也就不来念书了——他要随着父亲一起下地干活。而齐宝儿只有六岁,则继续在家愁眉苦脸地在文氏的监督下念书。

    看文氏的样子,可能也是读过书的,但是好像不是很精通,可能是嫁过来以后由齐长春教的吧。

    想想当年齐长春与文氏两个举案齐眉,在灯下一个教书一个写字的情形,也是很浪漫和温馨的呢。

    所以说浪漫不是只有现代人才会有的,古代人也有古代人的浪漫,只是看你会不会找罢了。

    而且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有情饮水饱也不过是美好的想像罢了。齐长春是个务实的人,如果他坚持念书去科举,家里全靠文氏的话,只怕日子就要难过了。

    现在齐敏儿已经三岁了,文氏也断了奶,每日里也给她吃饭喝粥的,每个月里,桌上也总会见些荦腥,而且白米饭更是常常吃。看来文氏持家也很有道,虽然不会什么缝缝补补的,也不去替人做些浆洗的活计,但家里的鸡鸭也养得有声有色,下的蛋也总能换来些小钱帖补家用。

    不过齐敏儿对于文氏不会女红感到很惊奇——这些的女子,在古代还是很少见的。不过这样也好,文氏也不会要来教自己这些东西了吧。齐敏儿其实也对这种技术没什么兴趣。

    未来的路,齐敏儿并没有太担心——文氏的这些活儿,平时她也都看在眼里,等到长大了,别的不敢说,起码不会做得比文氏差吧。好歹她也是个穷人家的孩子,是苦出身,不是富二代,虽然幻想着做米虫,但是真要干活,也不是个偷j耍滑的。

    这日齐敏儿坐在父母卧室的门槛上,看着文氏掀开盖在院子角落里的茅草,露出下面发的两段朽木来,往上浇水——这是齐敏儿从来不知道的花样,根本不用考虑孢子种子之类的问题,就这样盖着草浇着水,居然就能长出蘑菇来,也不知是不是什么特殊的木头——忽地听到门外有人敲门,而且传来齐长春的声音:“娘子,快开门来!”

    文氏甚是诧异,丢下叵箩,一边去开门,一边道:“今儿怎么回来得这样早。”

    开了门,却见齐长春同着另一个男子一起站在门外。

    文氏见了他,惊得张大了嘴,好似手足无措一般。

    那人对她笑了笑,拱手道:“二嫂,我回来啦。”

    齐长春也道:“别愣着啦,如今天下大赦,三弟被放了回来,快去沏杯茶来。”

    原来这人是齐长春的三弟。

    文氏这才如梦方醒一般,转身便去沏茶,那齐长春的三弟却道:“二嫂不必麻烦了,倒口水来便是了。”

    齐长春却道:“连春你快进屋去坐吧,一杯茶算得甚么,自家兄弟,何必客气。”

    原来三弟的名字叫做齐连春,上面有了两个春哥了,再来个春弟,也算是连着来个春了,这名起得也算不糟。只是齐敏儿听了这名字,就忽地联想到《红楼梦》里的三春,不禁又囧了一下——这齐家老爹不会也是穿越人士吧,而且还是个红迷,起的名字如此有喜感!

    想归想,那边齐长春与齐连春兄弟走了过来,齐边春见到了齐敏儿,便问道:“这是二哥的女儿么?”

    齐长春略犹豫了一下,笑道:“是我女儿,叫敏儿,今年三岁了。”

    说着对齐敏儿道:“快叫三叔。”

    齐敏儿看着这个三叔,一脸的风尘,虽然也不算憔悴,但毕竟不是很有精神,于是便笑着对他说了一句:“三叔好。”

    齐连春也对她笑了笑:“嗯,敏儿真乖。”然后红了脸,对齐长春道:“我也没什么东西好送的,却白受了她一声叔叔。”

    齐长春道:“你才回家,能有什么东西了。再说你本就是她叔叔,说甚么白受不白受的。”

    说着一挑帘子进去,道:“宝儿呢?”

    齐敏儿道:“在里面写字呢。”

    齐长春进去挑起卧室的帘子,却见儿子趴在桌上正睡着,一支笔掉在地上,口水流了一片。

    齐长春大怒,上前便要捉他,齐连春将他一拉,道:“这孩子也是二哥的么?”

    齐长春道:“是啊,叫宝儿,今年六岁了,却是不听话得紧。”

    齐连春笑道:“男孩子嘛,幼时谁不顽皮些。他现在睡了,想是也累着了,便让他小憩片刻,料也无妨。”

    齐长春道:“如今才刚刚二月,还有些倒春寒呢,便是睡也不能如此。”

    说着便上前拍醒了宝儿,宝儿见是父亲,也是吓了一跳,忙跳了起来,道:“我……我正写字,不知怎么竟迷了,睡了过去,下次再不敢了……”

    齐长春适才被兄弟劝了一下,倒也火气去了大半,便对他道:“以后要仔细些,不要偷懒。快来见过你三叔!”

    说着侧身把齐连春给让了出来,齐宝儿抹去了嘴角边的口涎,傻愣愣地看着齐连春,叫了声“三叔”。

    齐连春连声答应,这时文氏也端了茶水过来,齐长春返身与兄弟出来,在桌子两边坐下。

    第七章 弃农从商

    齐宝儿偷偷掀起帘子,偷眼看着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三叔,两只乌黑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着。

    齐连春对他笑了笑,便转过头对齐长春道:“大哥今日怎么不在地里?”

    齐长春道:“许是另有别的什么事了吧,昨日还见着他的。”

    齐连春道:“当年我离开的时候,福儿只有五岁,便如同宝儿一般大呢。不过他们兄弟两个长得可是一点都不像啊。”

    这时文氏把茶杯放好,沏上茶,对齐连春道:“福儿长得像他的娘,男孩子多有像娘的,也不算稀奇。”

    跟着文氏进来的齐敏儿嘴角歪了歪——果然齐福长得像他的娘么!看来那是个母老虎啊!

    齐敏儿看了一眼齐宝儿,齐宝儿正在向她招手,便走了过去。

    齐宝儿把她拉进房内,对她道:“爹爹回来,你怎么不进来叫醒我?”

    齐敏儿不理他——心想我才虚岁三岁,跟你扯这些个做什么。

    其实齐敏儿在与齐宝儿单独相处时,表现得并不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所以齐宝儿才会把她当做同龄人,甚至有事还会向她请教。只是齐宝儿对于齐敏儿这个妹妹为什么会在与自己相处时才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可奇怪的——他才是真正的傻乎乎的傻小子,反而对齐敏儿隐然有种依赖。

    现在见自己偷懒被父亲捉个正着,齐宝儿感到自己的依赖被辜负了,就把齐敏儿叫进来问罪。齐敏儿也不理他,只是看着那边的齐氏兄弟。

    文氏沏好了茶,很快又返身出去,齐长春还道:“晚上多做几个菜,三弟回来了,好好庆祝一下。”

    说着回过头去,对齐宝儿道:“宝儿,去隔壁大伯家,告诉他三叔回来了,让他晚间到咱家来吃饭。”

    齐宝儿应了一声,便出门去了,却留齐敏儿一人在里房。

    齐敏儿翻看齐宝儿写的字,见先头几个还算工整,后面的就越来越疲软,最后简直是东倒西歪了,也是暗自好笑,心想等一下齐长春见了你这字,还不得打你的屁股。

    虽然被齐氏夫妇收养了两年多了,而且在口头上,她也习惯了称二人做爹娘,但是在内心深处,总还是很难有认同感。

    听说在小说里穿越者总是很快就有了身份和血缘的认同感,但是齐敏儿不知为什么,却总是有点别扭。

    这时齐氏兄弟已经在桌前坐下,齐连春许是渴了,一口便喝下了茶去,齐长春倒似是吃了一惊:“这茶还热得很,三弟怎么一口便饮了?”

    齐连春笑了笑,显得有些落寞,道:“在苦役营里面,有时连口水都吃不上,有了水时,哪里还管得凉热,先就要喝了。烫的冷的,也都习惯了。”

    原来齐连春果然是犯了事的,被捉去服了苦役。如今建文帝打败了朱棣,这才大赦天下,把他放了回来。

    齐长春叹了口气:“这些年也苦了你啦,你今后可不要再好勇斗狠了罢!”

    齐连春苦笑了一声,道:“我如今哪里还敢呢!再烈性的人,在那苦役营里磨上个一年半载,也都没了性子,更何况我一待就是七年多。”

    齐长春道:“这次能放你出来,也算是你我兄弟之幸了。你看看你今年才二十六岁,两鬓就都有白发了!”

    齐连春又苦笑了一下,道:“白发算得甚么,有的人连性命都折在里面了。”

    齐长春听了,也是嗟叹不已。那边齐敏儿却想——这个三叔到底是犯的什么罪,怎么竟要服苦役,如果是一般的罪,在县衙的牢里待着也就行了。

    看来这次天下大赦的范围很给力啊!

    这时齐宝儿回来了,对齐长春道:“大伯母说不过来,说三叔气死了爷爷,怎么还有脸回来。”

    齐敏儿一惊——原来当年这齐连春惹的祸这么大么!

    那边齐长春与齐连春的脸色都变了变,齐长春“霍”地站起身来,道:“这是什么话!我去找大哥去!”

    齐连春却把他一拉,神情有些黯淡,道:“算啦,大嫂说得也没错,的确是我把咱爹给气死的,我也着实是无脸回来。只是心里总是记挂着大哥和二哥,便想回来看看。本想在田头上远远看一眼大哥二哥便走的,却不料被二哥认了出来。”

    齐长春道:“自家兄弟,岂能不识!你也是,明明我在身后喊你,你还走得更快了!”

    齐连春道:“我是没脸再回来啦!”

    齐长春怒道:“向你说了几次了,自家兄弟,还说这话,像什么样子!”

    这时文氏从外面进来,道:“你们两个也别在这里生闷气了,这事肯定是大嫂的主意。”说着问齐宝儿,“刚才你大伯是不是本来想要过来,然后又被你大伯母叫住的?”

    齐宝儿点了点头,道:“大伯被大伯母叫到房里去了,然后就没有出来了。”

    文氏冷笑道:“大嫂不过是怕三弟你回来分她们家的地罢了。”

    齐长春虎起了脸:“妇道人家,胡说个什么!还不快去做饭!”

    文氏不服道:“大嫂是什么样的人,三弟难道不知?咱家本来一共就有两顷地,当年三弟被官府拿去,咱爹一病不起。分家时大嫂说大哥是一家之长兄,三弟应得的分额应当由他来暂时代管,如今三弟回来,她又想要赖帐不成!”

    文长春把桌子一拍,怒喝道:“线娘!如何不守妇道,还不快下去!”

    文氏脸色一变,恨然而去。一旁的齐敏儿也中暗自咋舌——古代的教条真多,多说两句话也算是不守妇道。

    实际上古代的“三从四德”里,“妇言”一项中就包括了不恶言、不多言的意思,这一条也被归纳在“七出”中,名为“口多言”,认为妻子是嫁进家中的外人,如果搬弄是非是会坏了一家人的和睦的。

    文氏被丈夫这样一说,自然无言以对,只得恨恨而去。齐连春见了便更有些不自在,道:“大哥大嫂也是咱自家人,我不会跟他们计较什么的。我这次回来,也就是来看看大家,两位哥哥和嫂子们都好,我也就心安了。我对不起大家,早就没脸回来了。”

    齐长春坐了下来,对齐连春道:“三弟快别这样说,谁不知咱爹当年最喜欢的就是你,他老人家临去时还让我和大哥好好照顾你呢!”

    齐连春苦笑道:“我不拖累你们就好啦,哪里还敢在这里待下去!”

    齐长春沉声道:“你胡说些甚么!等会儿我就和你去找里长,让他来主持公道。你的房子和你的地,该你的都是你的!”

    齐连春道:“大哥不必如此,我在那苦役营里,有一起出来的朋友,他们之中有几个擅于经商的,我已经决意跟着他们去做生意了。”

    齐长春大惊,道:“咱家乃是农户,你何苦轻贱了自己,去做商人!”

    齐敏儿这时才知道,原来自己家的确是农户。

    明代的户籍划分,最终目的是要分清百姓该纳的税和该服的役。而明代的人,分做三个阶层,其中皇室和贵族,包括官绅,乃是上层,这些人依各自的等级有着不同的特权;而第二个等级称做凡人等级,其实就是庶民等级,没有特权,而要应役,其中又细分为军、民、匠、灶、酒、菜等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户、军户、匠户三类。

    而民户中包括了儒、医、农等户。也就说,农民其实是与读书人和医生处于同一个等级的,甚至庶民地主,也属于这一类民户。在明初的朝廷看来,庶民地主其实和佃农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齐连春要去做生意,也就是要做商人,而实际上商人不在户籍划分中体现,因为商人在明初的地位实在低下,哪怕是大商人,也一样要依着官府所给他划分的户籍纳粮服役。这一现象要到明中叶才被打破,因为明初时民生凋蔽,也没有那么多商业行为可供商人牟利。

    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其实从战国时就有体现。要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的,商人在明朝前期的地位,与第三个阶级,贱民阶级,其实没有多大差别。而所谓的贱民,便是婢仆佃仆之类的。

    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后,虽然商人赚钱多了,但是朝廷也设了商籍,只是谁都不愿意入了这商籍,因为一旦入了,那朝廷和官府的大事小事,都要应在商户身上,哪怕是要些纸笔,也要商户去采买。

    而这种采买不但费时费力,还往往赔本,就算买来了,官府不是赖着不给钱,就是给的钱差了很多,商人也因此而被弄得苦不堪言,于是只能厚赂官府,免了商籍。而官府也因此发了横财,没有背景的商人最后也免不了落个逃籍的下场。

    所以齐长春听弟弟说要去做商人,不免大惊失色。

    第八章 继续生活

    齐连春却是笑道:“如今天下大赦,朝廷也正要恢复民生,正是做生意的好机会。里长不知道我回来,也是正好。我刚才都看到啦,二哥你这后院的两间房子锁着,想是爹留给我的吧……”

    齐长春忙要开口说些什么,齐连春却摆了摆手,道:“二哥莫急,我并无他意,我知道二哥是为我看着这房子的,怕都给了大哥,将来大嫂为难我吧!”

    齐长春叹了口气:“咱们兄弟三个,谁是什么性情,自然各自明白,我也不来与你多说了。你只管先住下,要不要再隔一堵墙,也都随你,这钱自然是我来出。大哥那边,自然由我来处置,你好好种地干活儿,过个几年,二哥托人给你说一房媳妇,成个家,也就好了。”

    齐连春道:“二哥你也是知我的性子的,虽说在里面这些年我也消磨了不少,但我也是个看不得别人眼色的。自家亲生大哥大嫂尚且对我如此,何况旁人!”

    齐长春听了,也是默然不语。

    齐连春笑道:“那几年我在村里也甚是冒失,那原因是我的田,给了大哥也无甚要紧,就当是给了福儿了。我身边却也没什么礼物送给宝儿和敏儿的,那两间房,便也给了宝儿和敏儿。待得敏儿出嫁了,那房子是卖也好是怎么样也好,反正是我的一点心意,便作了她的嫁妆吧!”

    齐长春听了,叹着气道:“几年不见,兄弟你的性子竟变了这么多。若是以往,你还不打上门去,你大嫂也常畏你几分的。可见你在里面是受了不少苦了!”

    齐连春笑道:“不受得这份苦,怎么能知道在外面的好!大哥以往不是常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饿其体肤?我看我在里面受的这些苦,说不定是预兆着将来我能出人投地呢!”

    齐长春心想,你去做商人,如何能出人投地?便道:“兄弟你莫去,出门在外背井离乡的,哪比得上在家里。你且留在此处,有二哥一口饭吃,绝不让你饿着!”

    齐连春道:“二哥这是什么话!难不成我堂堂七尺男儿,还要哥嫂来养我不成!”

    齐长春见弟弟执意要走,便也只得点头应了。

    齐连春道:“咱爹的坟,我来时已经去拜过啦,只恨清明冬至,不能再来祭扫了,二哥届时也要替我烧上一把香啊!我知道我对不起咱爹,也只好来生再报他的养育之恩了。”

    齐长春听了不禁落下泪来:“你好好地过,就是报答了咱爹了!何必说这些话来,倒惹得我也悲悲切切,如同女子一般!”

    兄弟二人一边说,一边叹息流泪,一旁的齐宝儿和齐敏儿并肩立在一起,掀着门帘一起偷看偷听,反而齐敏儿比齐宝儿懂得更多一些,齐宝儿却是仍然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文氏杀了一只鸡,又去打了两角酒,沽了二两肉,下厨炒了几个菜,端了上来,又唤了齐宝儿和齐敏儿一起过来,五个人坐在一起吃饭。

    吃完饭齐连春便要走,齐长春说什么也要留他住一晚再走,齐连春拗不过,便留了下来,当晚与齐长春兄弟两个抵足而眠,文氏却带着两个孩子睡在了外间。

    第二天一早齐连春便走了,齐长春送他出去,直到中午才回来,地里的活却是闲了半天,文氏道:“待吃了午饭,我与你一起去吧。”

    齐长春道:“不必那么麻烦,地里的活也没什么,不过是些琐碎事,我一个人也成的,耽误不了什么,你只在家中便是。”

    文氏听了,点了一下头,也不多言,便转身走开,齐长春却将她一拉,把她搂在怀里,笑道:“怎么?昨日我说了你两句,到现在还生气么?”

    文氏推了他一下:“孩子们在呢,你这像什么话!”

    齐长春看了看里屋垂下的布帘子,笑道:“他们两个都在里面呢,又看不到。便是看到了也不算甚么,两个小孩子,懂得什么!”

    文氏啐了一口道:“不害臊么!说这些话来,亏你还是个读书人!”

    齐长春叹道:“如今的我哪里还算是个读书人!”

    文氏却道:“你也是知道我的,我哪会真的责怪于你,我只是气不过这个人罢了!”

    说着伸出大拇指比划了一下,齐长春知道她是指自己的大嫂高氏,便道:“好啦,许她不仁,难道我还能不义?连春当年是顽劣了些,失手伤了人命,又被官府抓去,这才气得爹爹病倒在床上。如今他也吃够了苦了,何必再记恨于他。”

    文氏叹道:“我哪里不知这个理了,只是气不过她们,爹的物什家业,好的都归了她了,如今连春回来,连个倚身的也无,就靠咱家后院那两间空房子,又值得甚么!你拿了十两银子给连春,你当我不知么?我可说什么话来了!”

    齐长春笑道:“我也知你不会怪我,这才会拿了银子给他。”

    齐敏儿在屋里听了也不禁暗暗咋舌——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按购买力来说,明朝中前期的十两银子,大约相当于2010年7000块到8000块rb了。

    看齐长春家的生活水准,也知道这十两银子大概是这个家里至少一半以上的存款了,齐长春能拿出来,文氏也不阻拦或抱怨,看来这两个人也真的都是善良的人,齐敏儿也不禁为自己能在这个家庭里生活而感到安慰。

    虽然救济的对相是自己的亲戚,但是看看仅在一墙之隔的齐永春,就知道看起来简单的事,其实做起来也不容易的!

    送走了齐连春,一家人的生活又趋于平静,齐敏儿虽然只有三岁,但是每当齐宝儿听父亲念书上课的时候,她也时常坐在一边。

    古代的知识是怎样传授的,齐敏儿也是很好奇的。文氏虽然觉得女孩子家念书没什么用,但是托齐宝儿不肯好好念书的福,齐长春反而更喜欢教齐敏儿念书。

    齐敏儿虽然只有三岁,但是她毕竟有成年人的思维,记起东西来也比六岁的齐宝儿要快——只是她对于八股文没有兴趣,齐长春也同样没有兴趣教她这些。齐敏儿只是把一些不常见的繁体字也记熟了,然后又练了练毛笔字,也就罢了。她又不能考状元,对于搏个才女的名声,也更是没有兴趣。

    只是有时齐宝儿不愿意练字,便央着齐敏儿替自己写了充数。这种代人写作业的事情,齐敏儿前世也曾做过,所以也没什么抵触的情绪。而且看齐宝儿的样子,也委实不是个喜欢念书的,好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考不上秀才举人,也能一样地过活。

    而且齐长春虽然是个读书人,打起孩子来还真是舍得下手,大巴掌挥得呼呼直响,也亏得齐宝儿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主,要是齐敏儿,吃了两顿打,怎么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他却仍然我行我素!所以齐敏儿也有点心疼他,有一次便替他写了齐长春布置下的作业。

    好在只是些抄写的作业,而且练的是正楷,笔迹上也没什么大的出入,这才瞒过了齐长春的眼。

    谁知齐宝儿食髓知味,经常让齐敏儿做这种事了。

    “好敏儿,你替我写了吧,我去采映日果来给你吃好不好?”

    映日果就是无花果的别称,齐家对面不远处便有两棵果树,齐宝儿便以此来贿赂妹妹。

    齐敏儿从来没有出过门,听了一惊,却道:“你少瞎说了,那么高的树,你如何爬得上去!”

    齐宝儿说:“我去央福哥儿采些来,他经常采来给我的。”

    齐敏儿道:“好哇,他一定是让你带回来分给我吃的,你却全都吃了,一个也不给我!”

    齐宝儿忙道:“好妹妹,那树着实高了些,我怕分给了你,你年纪小说了出去,爹娘不免要怪我去让福哥儿爬高。”

    齐敏儿一听,便知这话断不是六岁的齐宝儿说得出的,定然是齐福关照齐宝儿不要被大人发现了,齐宝儿才依样画葫芦说了出来。

    于是便道:“我不爱吃这东西,若真是跌坏了,爹娘怕不是要打死你我呢!”

    齐宝儿道:“他爬得可利索呢!不妨事的!”

    此时已是九月,正是秋收的时节,也是无花果的秋实成熟的时候。齐敏儿依稀记得映日果便是无花果,但总不确定,心想便拿一个来也好,顺便确认一下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要知道无花果树性喜湿热,大多种植在江南一带,长江以北也有分布,但也不会离长江太远,再北话,无花果就会因为寒冷而难以成活了。

    齐敏儿为了装成一个普通的孩子,一直不敢问齐长春夫妇这个白河村到底是什么地方,所以听说村里可能有无花果树,便想看一看,就算不能确定确切的地点,哪怕知道个大概也是好的。

    第九章 齐家往事

    按方言来看,这个白河村应该不是江南的吴语区。前一世的齐敏儿,也就是于敏,是广东人,又在浙大上大一,所以她能分辨出这两个地方的方言,与这白河村是完全不同的。

    明代的官话,大体承袭了宋代的官话,也就是河南商洛地带的发音,然后辅以江淮地区的一些发音——这是因为朱元璋是这个地方的人,具体地来说,大约类似于现代的江苏北部和安徽中南部一带的方言。

    这白河村的方言,似乎就与明朝的官话相近,与现代的普通话也有共通地方,齐敏儿听起来也不吃力,而且时间长了,自然也学个神似。

    不过齐敏儿还是庆幸自己是胎穿啊,虽然那个时候不得不充当一个激|情片的观众和听众,但好歹有时间学这个地方的方言。如果穿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哪怕是一个已经会开口说话的孩子的身上,那就只能装哑巴了。不然说出话来连口音都变了,岂不是要被人家当成鬼上身?br /

    莫笑农家腊酒浑第2部分阅读

    欲望文